但是伊莎贝拉不能这样向阿加莎太太说明,她斟酌了一会才道:“分主线和副线的目的是为了让品牌变得多元化,给买家更多的选择。主线的买家可以副线的产品,主线的产品虽然对副线的买家难以负担,却能够给她们一个努力的目标,又怎会变成大众品牌?”
“纽约的都市女性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段日子以来她们只能在报纸杂志上接触到希莱尔的产品,遥不可及的品牌忽然摆到面前来,我有信心她们绝不会放过拥有希莱尔的机会。而《vogue》的读者群是什么人,应该不用我说吧?”
——正是这些都市女性,阿加莎太太心知肚明。
到这里,她总算明白伊莎贝拉的意思了。
上流社会是个很小的圈子,如果时装店卖的是主线产品,这注定它不会得到太多的关注——大部份人都只能看却买不了,那么希莱尔时装店的开幕充其量只是小众的新闻。
可是如果时装店卖的是副线产品就不一样了,希莱尔对纽约甚至全美的都市女性而言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品牌,而是能够实实在在的买到它的产品——想想看,有多少女性因为威尔逊夫人而戴起了丝巾?又有多少成衣业者为满足女士们的需求而推出威尔逊夫人穿过的款式?这在侧面说明,市场对它有相当的渴求。
副线的目标群正好跟《vogue》——或者说,大部份的时尚杂志的读者群重合了,那么跟希莱尔有关的事情正是她们想看的东西,这独家采访权就显得珍贵了。
阿加莎太太考虑了一番,“我会跟我的丈夫说说这件事。”
“谢谢你的体谅。”伊莎贝拉展露笑容。
她相信这对《vogue》来说有足够的吸引力,因为现在的《vogue》还不是以后那本在时尚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时尚圣经”,在二十世纪初,它不过是一本定位比较高档的时尚杂志,而且还在发展中,英国版才刚成立不久,没有那种明星们都争着上封面的巨大影响力。
要是伊莎贝拉在二十一世纪跟《vogue》提要求,恐怕会被列入黑名单里,但现在他们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把同行比下去的机会。
……
在回罗彻斯特之前,伊莎贝拉在中途的威斯康星州停留了半天,到一个叫尼纳的小镇去。
她手持一份连夜做出来的计划书,走进金百利公司的办公室。
跟金百利的谈判不算太顺利,首先因为她的第一印象给人一种很年轻而且没有经验的感觉,她明显能感觉出来金百利的人对她不是很重视,明明她早前已经预约了,还是跟职员扰攘了一番才见到管理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