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珍珍知道他那些小心眼儿,笑着转身回了厨房,魏沅打开门,李三儿见开门的是魏沅,笑着喊了一声“大哥”。
“大哥,这过了元宵咱看个好日子,房子就能动工了,咱早点动工,早些完工,哥嫂也能早些住进去不是?”
李三儿是赵春花的男人,苏珍珍年纪比赵春花小,平时就叫赵春花姐,到李三儿这里又变了称呼。
魏沅闻言点头,他也觉得早点把房子修起来的好,开了春,总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到底是不方便。
想到昨夜丫头的后背被柴房里的枯草弄出的印子,他就忍不住心疼,最后还是让她在上面,这才没有伤着她,这还是得早些把房子修起来才方便啊。
正月十八,村塾正式开课,苏珍珍和赵春花一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了村塾。
村塾在村中间,不过村塾也收旁边几个村的孩子,因而人还真是不少。
苏珍珍看见一二十个孩子整整齐齐坐在村塾不大不小显得有些拥挤的屋子里,不由暗叹这学习环境实在是有些粗糙,这茅草屋顶和土墙,粗糙的桌椅板凳,她觉得实在有些看下去。
后世的多媒体教室,现在想想可真香啊!
赵秀才正在让几个新入学的孩子站成一排将规矩,赵春花“哎哟”一声,转头对苏珍珍道:“咱们这是来晚了啊,只怕连带着咱们也要挨训了。”
赵秀才面色的确不好,他是读书人,最是讲究规矩,看见赵春花一行人带着孩子过来,就不悦得背着手道:“新开学第一天就迟到,你们这样带孩子,岂不把孩子教坏了。”
苏珍珍知道是自己来迟了,也没有和赵秀才急眼,笑呵呵的说着下次来早些,赵春花不喜欢赵秀才这口气,却也只能忍着气,让儿子快去叫夫子。
玉池玉喜两个小家伙站的笔直,喊着:“夫子好!”
赵秀才神色微霁,这才缓和了脸色,让三个孩子站到旁边和大家一起。
村塾的束脩是一年三十个铜板加十斤白面,昨儿就都送去了赵秀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