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出成人巴掌高的竹筒作为容器,洗干净后用来盛卤菜,竹签子作为配套,很方便。

而三味、五味、七味,则是材料的不同。三味是猪杂、豆干、土豆;五味是猪杂、鱼豆腐、豆干、豆泡、土豆;七味则比五味多了卤肉和卤鸡蛋。

小胖财大气粗:“给我来个七味的!”

杨婶子顿时笑开花:“好嘞!”

旁边的林婶一听到,马上行动起来,利索地收拾出一个竹筒:“来,给,用竹签子要小心点。”考虑到小孩,竹签子没有削得很尖。

小胖在不熟的人面前挺能绷得住,所以很有礼貌地道了谢。

杨万里被香味勾得肚子里的馋虫都出来了,他也从口袋里掏出几文钱,“娘,我要一串鱼豆腐!”

杨婶子瞪他:“你哪里的钱?”

杨万里傲娇地笑了:“小满姐姐给的!”

站在后面的杨鹏程忍不住捂脸,他家小弟卖人可真快,明明小满姐姐叮嘱过能不说就不说的。

杨婶子好笑又无奈,“这次一次,下不为例。”她真没想过小满会偷偷给孩子零钱。

小胖不管旁边纷纷扰扰,他挤出人群,立马上嘴,第一口吃的是豆泡。卤豆泡看上去扁扁的,但夹起来就能感觉到份量。

小胖咬了一半,卤汁流出,从断口处直滴下去。而嘴里的一半豆泡,果然吸满了汤汁,咸香入味,软硬适中,似乎还带着肉味。

这个好吃,要知道平时在家里,他一向都是只吃肉,不吃其他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胖。

他找到竹筒里的豆泡,全吃完了,而后,杨万里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小胖看到杨万里手里拿着一串方方正正的东西,很陌生,他以前从没见过,便问:“这是什么?”

“鱼豆腐,”小万里很嘚瑟,“告诉你,特别特别特别好吃!”

小胖心里是相信的,毕竟刚才的豆泡已经征服了他,但是嘴上还是不示弱:“那要尝尝才知道。”

他从竹筒里找到一块鱼豆腐,飞快放进嘴中,而后,他嚼动的频率更快了。

杨万里没骗他,真的好吃!

小胖没有时间说话,将其他东西全都尝了个遍,好像每一样东西都很好吃。

他摸摸肚子,可是还没饱。

“小胖!”

小胖闻声扭头,而后跳着招手:“爷爷!这边!”

不远处,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健步走来:“小胖,不是说好了要去县城酒楼吃饭吗?怎么没见你?”

小胖糯糯道:“爷爷,我告诉你,这里的卤肉可好吃了,您尝尝!”

小胖爷爷蹙眉。街边摊子的东西,谁知道干不干净。

他挑剔地往摊子上看去,可没想到,两个忙碌的妇人竟然都包着头,身前的围裙也很干净。包着蓝头巾的妇人舀卤汁,卤汁没点没滴在案板上,动作干净利落。

小胖爷爷张了张嘴,挑不出错处。

小胖扯着他爷爷的袖子撒娇:“爷爷,我们中午就在这儿吃吧。”

小胖爷爷禁不住孙子的哀求,宠溺道:“行行行,我问问有什么主食,中午一定要吃主食,不然下午没力气念书。”

此时,书院里的学生们想买的都差不多买完了。

杨婶子见到老人家,笑着问:“您尝尝,咱们家的卤肉特别好吃。”

小胖爷爷矜持问道:“有米饭吗?”

杨婶子的笑容更真诚,一边揭开盖子一边说:“有有有,您看,还有米粉。”

米饭粒粒饱满,米粉晶莹剔透,小胖爷爷指着米粉问:“这……”

杨婶子解释:“这是用米浆蒸出来的,比较费工夫,比米饭贵一点。”

小胖爷爷大手一挥,他喜欢米粉的样子,“那来两份米粉,再来两份卤肉。”

杨婶子不由庆幸小满准备充分。她拿出木碟子,放上米粉,再放上切好的卤肉,浇上卤汁,她还赠送了几片菜叶子。小满说,这样点缀起来更好看。

小摊车还有一个隐藏功能,那就是可以把围栏放下来,支起木棍当作桌子。

杨婶子把带来的两张凳子给小胖爷孙做。

小胖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竹筒里的卤汁倒进面前的碟子中,然后无师自通地搅拌均匀,就连嫩黄的白菜叶子也染上了酱汁。

他丝毫没有嫌弃,嗷呜一声,吃了起来。

小胖爷爷激动得手都抖了,小孙子竟然主动吃菜叶子了!就凭这个,他都得多来几次这个卤肉摊子。

米粉比他想象中还要好吃,软弹盈香,卤汁并没有掩盖住浓郁的米香,他这种牙口也能轻易吃下,简直是老少皆宜。

一门之隔。

书院陆夫子收拾好书本,摆好了筷子,见妻子还来门口徘徊。

“怎么?外面还有学生在?”几十年夫妻,他最清楚妻子的喜好,无它,妻子最喜欢吃。

为了维护丈夫在学生面前的形象,陆娘子想等外面的卤肉摊子没了学生后再出去,可是等来等去,还是有人。

陆夫子好笑,直接开门:“走吧,我和你一起出去买份试试。”

“好。”陆娘子笑得眉眼弯弯,脸上虽然有皱纹,但一看就知道,年轻时候一定是个美人。

杨婶子一抬头,忙道:“陆夫子,陆娘子,刚想给你们送进去呢。”

小满叮嘱过,等卖完了学生的,给书院的先生免费送一份七味全家筒。

陆夫子摸摸胡须,奇怪道:“无亲无故,为何要送给我们?”

他又好奇问:“全家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杨婶子解释一了一下全家筒后,道:“在书院前做生意,理应如此。”

陆夫子摆手:“不必如此。”

陆娘子赞道:“全家筒这个说法很好,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能概括意思。这是你们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