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跟陈生说过他的家乡在太行山中,他的祖辈好像世世代代都住在太行山中。
本来生活虽然艰难,但是还是能勉强过得下去,但是太行匪乱爆发,一切都改变了。
赵康的母亲死在太行的匪乱之中,他父亲带着他东躲西藏,加入了太行黄巾的队伍,他也进入了相对安全的半云谷中。
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发生了很多赵康也不知道的事情,反正最后他跟着他的父亲,跟着黄巾军走出了太行山,到了长子城安顿了下来。
赵康的父亲赵元,原本是黄巾军中的一名军人,好像是在征伐杨奉之时,受了重伤,伤到了腿脚,一只脚使不上力,走路也是一瘸一拐。
如果按照规定筛选,赵康是决定进不了蒙学堂,但是蒙学堂毕竟是太平道开办的,那些为太平道而战,负伤的军卒就算是退役,变成了屯田兵,许安也没有忘记。
作为军户的子弟,赵康就这样进入了蒙学堂之中。
进入了蒙学堂的赵康,是整个学坊之中最为刻苦的人。
陈生心中感慨,他为赵康的努力有了结果而感到高兴,他知道赵康背地里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虽然是所有取中人的最后一名,但是能够取中都是好事。
报录声一声又一声的响起,广场上的人虽多,但是报录的声音也不小,而且每报一人,不仅是负责传话的黄巾军军兵,广场上等待的人也会传话。
众人所站立的位置,也是被黄巾军早就提前划归好的区域。
所以每当一名学童的名字被提起,鹰狼卫的缇骑都可以迅速的锁定被录取学童的方位,然后将人带到府衙前提前留出的空地等待。
报录还在继续,各处都在上演着喜怒哀乐。
没有被念到名字的学童和其大人愁眉不展,面色失落,被念到名字的学童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喜极而泣者不在少数。
“屯留城乙字学坊第一班钱进,第一百五十七名,可升郡学!”
“长子城丙字学坊……”
……
报录声不断响起,不一会已经念到了前五十名
“长子城甲字学坊第二班孟柱,第三十三名,可升郡学!”
在学坊之中,他有两名好友,一是赵康,二便是孟柱。
陈生在人群找寻着,终于在人群之中找到了孟柱。
孟柱骑在他的父亲的脖颈上,他的父亲兴高采烈的放声大笑,而骑在他脖颈上的孟柱目光所看着的方向正是陈生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