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红楼28

而四皇子接受了一些水灾的后续安排,发现了这中间的环节可能导致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因为公心直接跳了出来。

这密折不算帮四皇子说话,语气也是陈述事实,不偏不倚,但皇帝看完后,心情不错,当即就下了旨,表彰桑氏族人,并赐了“耕读之家”的牌匾。

这比“积善之家”还好,因为桑家一直以耕读之家自居,外人也是这么看他们的。

但有了这牌匾之后,以后谁再提到耕读之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桑家。

名声就是这么打响了,而有了好名声,文人们自然愿意和桑家人结交,再有真才实学,桑家也就渐渐起来了。

如果说,一个家族想要通过读书科举,得经历三代几十人的努力,才能稳定家族地位和名声。

可有了皇帝御赐的这个牌匾后,就可以减少十几年,这个牌匾真真正正成为了家族的依托。

桑度带领族人接到圣旨后,简直是欣喜若狂,这比他们原本预期的好得太多了。

而桑语高兴之余,则想到了瑞王。

这其中一定有他出力,不然不会这么胜利,对于读书人家而言,这样的奖励就是利益最大化。

如果原本桑家期待的是五十分,甚至三十分,而皇帝给的,则是满分。

这如何不叫人惊喜?

回到自己院里,桑语忍不住苦笑,好在那三个方子送过去了,不然她该如何回报瑞王一次比一次分量更重的好处?

先是县主爵位,再是钱财,接着又是她和桑家想要的名声,瑞王……

桑语一拍桌子,“兰笤,和我去研究研究不太甜的水果蜜要怎么调。”

不就是灵泉水大放送嘛,她可以!

瑞王回到书房,就见到了一直等候的人,回头去看管家,用眼神示意,桑平怎么在这?

管家忙低声回答,“说是县主派他来的,问是什么事,不肯答,一定要等您回来。”

瑞王看了桑平一眼,“进来吧。”

打发走下人,瑞王才询问道,“县主叫你来,是有什么事?”

桑平连忙跪下,从怀里掏出一封厚厚的书信,“回王爷,这是县主让我送来的。县主交代,要亲手送到您手里,不得假他人之手。”

瑞王定定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拆开信封,然后不可抑止地睁大眼。

之后他迫不及待的看完剩下的内容,因为桑语写的方子非常健全,资料多到好几十张,瑞王看了许久许久,这才长舒一口气。

然后他才发现,桑平一直跪着没有起来。

瑞王淡淡开口,“起来吧,差事完成得不错,下去领赏。”

桑平一愣,小心地打量了一眼瑞王,见他神色平静无波,不敢再看了,立马退了下去。走到门口,被等着外面的管家拦住了。

管家一出手就是一百两,“这是王爷赏你的。”

桑平不由瞪大眼,“这……也太多了。”

“主子赏的,你接着就是了,以后也要这么尽心的为主子们完成差事才行。”管家这话,显然把桑语和瑞王放在了一起,都成为了两人的主子。

桑平没听出来,但也明白,瑞王的赏赐不是他能推拒的,于是接下了。

不过回到县主府,他和桑语禀告的时候,特意提到了这一点。

桑语笑道,“桑管事这次做得不错,瑞王能这么重赏你,说明对你满意。我也很满意,兰芳,赏管事五十两。”

“谢主子赏。”桑平立刻跪下磕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家县主和瑞王要给这么多赏赐,只是送个信而已,但身为奴才他明白,不该知道的别打听,以后也不要对谁提起这一茬。

日暮西垂,自从桑平离开后,瑞王就没离开过书桌,也没让人进来伺候。

越来越暗的天色,遮住了他低垂的眉眼,也掩盖了嘴角翘起的幅度。

在夜色的阴影里,瑞王轻声呢喃,“桑语,桑语!”

为何偏偏让我碰到你?

为何偏偏碰到你时,我是这副残破的身子?

院外下人已经亮起了灯笼,明明灭灭的火光,却带不来温暖,也照不亮书房深处的黑暗。

这就像瑞王的心底深处,明明火光触手可及,只需要伸手,就可以把它摘下来,然后温暖自己。

但越是珍惜,越不敢动手。

瑞王伸出手,抚摸着桌上那摊开的书信,“总是如此……”若即若离,又处事果断。

给他写信满满几十页纸,却没有一句是问候他的。

明明身带异相,知道不能轻易曝光,又为了他做那些汤汤水水。

不知道该说她恩怨分明好,还是故意折磨人好。

如果她不是那么好,瑞王不至于这样不果断,彻底断绝关系,亦或者不顾其他,直接把人绑在身边都行。

可她偏偏那么好,叫他动心之余,更愿意克制。

夜色越发地浓重,刘公公在外面小心翼翼地提醒,“王爷,您该用膳了。”

瑞王眉眼不动。

“王爷,厨房送来了苹果味的果酒,是桑县主离开之前酿的,您要不要尝尝?”刘公公顿了顿,还是轻声提醒道。

瑞王冷笑,“你就知道拿她压我。”

刘公公心里一惊,扑通跪倒在地。

瑞王顿了一下,吩咐道,“拿上来吧。”

刘公公长舒一口气,啧,主子这阴晴不定的性子,什么时候能好哦。

真希望桑县主早点嫁进来,这样主子也能不折腾他们这些伺候的人吧?

刘公公自从觉察到自家王爷的心思后,就已经自动把桑县主当成他们王妃了,一点也没想起,目前的两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用过晚膳,再喝完那些没什么酒味的苹果酒,瑞王亲自收拾好桌面,让人燃起烛火,然后把那封信,一点一点烧掉。

等全部烧完,自己重新拿起纸笔,把已经记住的内容,默写下来。

随后的日子,瑞王一直忙于部署这三件事。

首先有关于玻璃,瑞王直接禀明了皇帝,从内造司调集了一大批工匠,让他们按照方子上所写搭建窑厂,烧制玻璃。

这些不需要他亲自动手,只要交出方子,然后安排一个可靠的管事就行。

成品出来后,所得利润归四成进皇帝的私库,三成进朝廷公库,一成归内廷,两成属于瑞王自己。

玻璃这东西,不关乎百姓民生,前期也只会赚富贵人家的钱,从玻璃摆件,玻璃首饰,到门窗玻璃,总之短期内,百姓是用不起的,暂定为奢侈品。

既然是奢侈品,瑞王不愿意为此多费心,更何况内廷的人也不敢欺瞒于他,获得了多少利益,那两成一定会一点不少的送到他手上。

既然如此,就没什么好关心的。

然后是防止瘟疫的法子,这个交给了太医院去实验,如果效果真的像方子上所说的那么惊人,那会由太医院起头,然后朝廷安排公告给全国百姓,务必让所有人都知道。

毕竟那方子里的药材实在常见,大部分都是山上可以采到的,东南西北都有。

只要百姓们自己注意一下,每年上山采摘一点,晒干后保存在家里,等到疫情来了,在官府公告下,自觉煮水来喝,就能预防大部分疫病了。

这就像每年采艾草一样,说清了百姓总是愿意去做的。

不过这个就需要当地官员配合了,瑞王插不上手。

他真正要做的,是那关于粮食的事。

土豆这种可食用根茎,他是知道的,在书里看到过,也见识过实物。

根据记载,这个名为马铃薯的食物,性喜低温,耐旱,适合种植在粮食产量低的高寒地区,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就是非常适宜的环境。

而实际上,那里也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属于无人区,因为大部分地方不能种植五谷,渐渐的地广人稀。

如果土地真的能大规模种植推广,对人口的迅速增长,一定能起到作用。

而且土豆容易保存,只要防高温防潮湿,挖个地窖储存,就能保存很久。

瑞王知道目前这种作物,都是西北一带小规模种植,还因为保存不当,吃死过人,导致了不是逼不得已,百姓们也不愿意主动去食用。

要让百姓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主动大规模种植,并不现实,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朝廷出面推广。

而如果成功的话,作为统领人,他会被百姓感恩戴德,威望甚至可能超过皇帝。

瑞王在权衡,这件事要交给谁去做,至于自己,则隐在幕后好了,皇帝知道他是发起人就行。

可即便是如此,为了防止有人在这件事上动私心,他必须得盯着,每一项政令都得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