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聪慧过人的太子殿下才会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
“到时候晏相你们也可以出场,捐点小钱够了。”赵旸不怀好意地笑道,“那些有钱人到朝廷大臣都出钱拍卖,那他们肯更加愿意出钱。不仅如此,为了彰显他们的富贵,他们出的钱一会比你们多。”
“臣到时候一出席参加。”
“你们到时候还大张旗鼓的参加。”
“太子殿下英明。”
宋仁宗晏殊说道:“晏相,这件事给你们办了。”
“是,官家。”
晏殊他们还有事做,听完赵旸说完救济院一事回御书院了。
包拯和韩琦并没有离开,被赵旸留了下来。
“爹爹,还有一件事跟你说。”
“什么事?”
“我想办免费学堂。”
宋仁宗一脸讶异:“办免费学堂?”
“对,我打算在汴京城里办一家免费学堂。”
赵旸仔细地跟宋仁宗说了下办免费学堂一事,宋仁宗听完后,笑道:“旸旸,你这个想法很好。”他刚说完,神瞬间又变得严肃来,“但是,不切实际。”
“爹爹,我办免费学堂并不是培养那些孩子去参加科举,而是为了让他们识字。”赵旸知道宋仁宗的意思,“培养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花费不少钱,朝廷再有钱也不能这么搞,这点我还是清楚的。”一般人家的孩子读书,撇去送给先生的束修不说,说书籍和笔墨纸砚花费不少钱。学子们每个月读书,花在笔墨纸砚上的钱都有好几两银子,这还是少的。如果买书,每个月几十两银子也是有的。
像家里困难的学子,为了省钱,买的笔墨纸砚都是差的,也花费一两银子左右。一两银子是汴京城里一户老百姓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这还是少的。
“教他们识字,教他们算术,这样他们以后还能去店铺当学徒赚钱。”赵旸神『色』认真地说道,“最重的是教们做人。”
宋仁宗被儿子这番震撼到了,随即一脸欣慰地说道:“旸旸,这才是你办免费学堂的目的吧。”
“爹爹,我希望有一天大宋的老百姓,不仅每个人都能吃饱饭,还能读得书。”赵旸这说的掷地有声。
“好!”宋仁宗大声地说道,“旸旸,你这个志气非常好!”
赵旸对他爹爹抬了抬手,示意宋仁宗不这么激动。
“爹爹,我知道我这个愿望不会那么容易实现,所以想先在汴京城办个免费学堂。”他不仅想办免费学堂,还想办一个图书馆,让所有人都能得书。“先让那些孩子免费学习三、。三的时间,足够让他们认识不少字。如果效果不错的,到时候可以全大宋推行。”
“好,依你所言。”宋仁宗说道,“你先办免费学堂试试。”
“爹爹,免费学堂先不以朝廷的名义办,我自己出钱办。”赵旸说道,“日后朝廷再出面办免费学堂。”
宋仁宗微微颔首道:“好。”
“爹爹,我还有事跟先生他们说,我们先回东宫了。”
“你们去吧。”
到了东宫,赵旸让包拯他们帮他寻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