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长安客15

怀璧 伊人睽睽 3699 字 2个月前

书生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泪光,更看到那泪光后女郎目中的坚毅。

为何一柔弱女子,在这公堂之上侃侃而谈,丝毫不惧?为何她要保护太子羡?

书生不能理解:“他是前朝太子……”

他嘀咕:“他冒名代替我当官,我被他毁了。韦府君,你得替我做主。你们大理寺,难道不讲公道吗?”

围观的百姓中,终于有人怀着复杂心情开口:“是啊,这个人、这个人才是晏倾的话,太子羡冒名……哎,我不知道如何说,但是韦府君你为自己娘要公道,也不能不给别人公道吧。“

徐清圆轻声:“公道就是我夫君确实顶替此人参与科考,并且在科考中行了贿赂,借此步步高升,之后拜大理寺卿左府君为老师。公道就是他确实做了这样的事,连我也不能否认,但是这个真晏倾说我夫君抢他名额,我是万万不信的。”

徐清圆问:“我且问你,好端端的,你为什么让我夫君用你的名去参加科考?你认识他,还是他绑架了你?还是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控制你们一家人,威胁你们一家人,让你们不得自由?”

书生眼睛乱转:“是、是……控制我们……”

徐清圆冷笑:“撒谎。我尤记得我与我夫君成亲时,幽州晏家父母来长安参与我们的婚宴。那就是你的生父生母,就是真晏倾的父母吧?你父母当时对我与我夫君不理不睬,一味想离开。我夫君新婚后因旧疾而卧病在榻,晏家父母也没有去看过一次,问过一句……

“若真的控制了你们,敢问你父母会这样对我们吗?若我夫君真的对你们怀有恶意,从一开始,晏家就应该消失在幽州,晏倾这个身份就应该无父无母孤家寡人……但他没有。”

她面朝百姓:“长安人人知道,晏倾是晏家四郎。他是用了晏倾这个身份,但他从来没有剥夺晏倾这个人所有的地位和关系。

“你们如今知道,我夫君就是太子羡,就是这人口中手眼通天的人……他那么厉害,他若真想没有后顾之忧,他就应该杀死这一家人。

“韦师兄,我问一问你,你布置林雨若林女郎这个杀人案,是不是很复杂,是不是很艰难?”

韦浮幽幽看林承一眼。

韦浮道:“不复杂,不难。我唯一的难处只是如何让老师坐立难安,让老师想到我娘……我真想杀林雨若,没有那么难。”

徐清圆点头,她努力说服百姓们:“我夫君与韦府君一同被你们称为‘长安双璧’,是他这个人的能力,不是晏倾这个名字的能力。韦府君可以轻松布置下今天这样让你们震撼的案子,我夫君也可以。

“可是我夫君从头到尾没有伤害过幽州晏氏一家。你们应该,给他些信任。”

百姓们窃窃私语,目光躲闪。

这世上,谁不敬爱太子羡?可是,谁又不想要真正的公正?谁没有犯过错,谁又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曾伤过人?

百姓中有人小声:“徐娘子,你也知道,我们都敬爱晏少卿。听闻晏少卿死在甘州,我们都替他难受。我们也尊敬太子羡,南国虽然亡了,可我们都很可惜他……可你如何解释,他冒名顶替他人之罪呢?”

徐清圆轻声:“那便要问这位书生了。众所周知,我夫君是龙成二年的状元郎。今年是龙成七年,过去了整整五年,这人躲在幽州,从不告发我夫君。去年的蜀州案闹得轰轰烈烈,科考筛选有猫腻的事不是秘密,这人也不出现。而他现在却出现。

“容我大胆猜测——他面对我夫君时,一向心虚,又因享了我夫君带给他一家的好处,便希望我夫君在长安继续当着大官,养着他们一家蛀虫。但是去年下半年,他们得到的好处,结束了。

“因为,朝堂上的晏少卿,名义上死于甘州。人死灯灭,人走茶凉,幽州晏氏一族无法再背靠我夫君享太平,一家人得寻找新的靠山。

“他们必然与我夫君联系过,求过我夫君。但他们可能没有收到消息,或者说,我夫君不打算再理会他们。这时候,恰好师兄在查我夫君的身世,这一家子,就被师兄找到了。他们听我师兄的话,愿意进长安告我夫君,借助此事,查林相……师兄,是不是这样?”

韦浮笑一笑。

他冷静下来,态度重新温和:“大体无差。”

百姓中则道:“……太子羡真的没有死啊。”

那跪在地上的真晏倾见众人只关心太子羡,不关心他,一下子很着急。他嚷道:“他冒名顶替我参加科考!”

徐清圆:“他为何冒名顶替你?你有何优势让他顶替你?是你幽州晏氏一族人是大世家,还是你们有与众不同的和林相有关的关系,能助他在科考上好生操作一番?是你参与了考试,你被录用后他占用了你的名额,还是一开始参与考试的人就是他?”

书生被问的目光躲闪。

他开始觉得这婆娘口齿太厉害,太能说道:“……你这样的女子,要是嫁给我,我肯定不要。娶了我要一天三顿地打,女子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像你这样在一群男人面前嘀嘀咕咕,不知廉耻……哎呦,谁打我!”

站在百姓身前的风若,面无表情地弹出一指风,划过这人的嘴角。这人捂着脸涨红脸大叫,百姓们不屑地哄堂大笑。

张文拍桌:“肃静,肃静!”

张文狂擦额上汗。

风若依然没表情,目光虚虚地抬起。

他并不关心这乱七八糟的案子会怎么进行,徐清圆和郎君都是世上少有的才智卓越之人,他们有办法的事他不必操心,他们若没有办法的事他更不必操心。

风若只是再一次觉得郎君何必养这一家白眼狼。

郎君真是对谁都很好。

但风若早就和郎君说过,这一家子人不知感恩,迟早会反咬郎君一口。

郎君一贯说没关系。

如今风若明白了,确实是没关系。

因为这也在郎君的预料中。

他家郎君,一身清洁,什么也不要。晏倾的身份他从来没打算霸占到底,从来做好了还给别人的准备;韦浮的一腔不忿,郎君要帮韦浮得回这个公道;如今郎君回到长安,大约又在做其他不惜自毁的安排。

那是世上最好的郎君。

他就应该得到世人的喜欢与爱戴。

风若眼睛看着大理寺獬豸帷幕上“公明廉威”的牌匾,眼中微湿,抱臂挺腰:他等着徐清圆将公正给郎君。

--

那真名晏倾的书生,一生在幽州那样的地方小人得志,到了长安见山望水,哪里比得上徐清圆的洞察能力?

在徐清圆的逼问下,他吞吞吐吐道出真相——

大魏初初建国时,皇帝便召天下人,说重开科举。

这个书生从小读书,被家人寄予厚望。但是南国时期的科考,他名次极为不理想。他当时可以说生不逢时,因南国很快结束了科考。没想到龙成元年,科考重新开始。

那是他这样小寒门登高的唯一机会。

他压力巨大,越临近日期,越是惊慌。他参与了几次县考,皆成绩差极。龙成元年的下半年,他又一次名落孙山,浑浑噩噩地回家,满脑子都是家人失望的叹息。

他不敢回去面对家人,鬼使神差下,选择投河。

他没有死掉,被人救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