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智宽

战国大夫 东院的枣树 1368 字 5个月前

不过,这次的规模要大的多。对方是一支赵魏联军,战车大概五百,兵力至少三千。

从战车跟步卒的兵力比例来看,这是一支注重速度的突击力量,而从方向看,这支军队是要去东南,很显然是直奔通往智氏的那条通道去的。

早在十里外,智朗派出的哨探就发现了敌军,同时智朗立刻做出了布置。正面骑兵开始放慢速度,前后军合兵,同时吸引敌军注意,而散开的左右两翼则立刻加速,同时向中间收缩。

当双方正面相遇的同时,左右两翼也成功对敌军完成了包围。不过,这是很松散的包围,真正起作用的其实就薪地那一千多骑兵,新加入的都还在熟悉马背,不可能马上作战,需要慢慢适应。

后方的智宽所部还在赶来,而智朗已经准备开始攻击了,战场局势随时可能变化,他不可能等待。

一千多骑兵攻击三千余敌军,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他手中还有一千新加入的骑兵呢。

不过,这些新骑兵连马都骑不稳,称为骑兵未免不太恰当,机动步兵倒是个更准确的称呼。到了地方,他们就立刻下马,持着盾牌弓箭,列成密集方阵,开始一边射击一边向敌阵推进。

而智朗则率军跟在侧翼,时刻准备着突击敌阵。

看到这架势,对面的魏赵联军都有些发懵,到现在,他们还未确认这支军队的来历。毕竟,智朗没有打出旗帜,连军服也跟智氏的不同。

而从单骑的特征来看,很自然的,魏赵联军也把他们当成了狄人。

暂且不管这里怎么会有狄人,现在的问题是,准备作战。

智朗的猜测没错,这支联军正是要去占据那条通道的。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才刚离开晋阳,就遇到了大批骑兵?

而且,对方的攻击效率高的不可思议,从发现到被包围再到进攻,整个过程流畅的像是演练过无数次一般。

但他们总算还是赶在敌军冲到面前之前,把军阵从前进状态变成了作战状态,但不可免的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混乱。

第一波箭枝到达了头顶,有惨叫声响起,紧接着是第二波,响起了更多惨叫……

面对进攻,这支魏赵联军的反应却总是慢了一拍,迟迟未能稳定阵型,反击也相当无力。

很显然,从心理上,他们还未做好作战准备。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