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王俊没说,那就是萧定是有强横的后台的,而自己,算个鸟啊?
“真是没志气。好了,别跟我扯了,你熟悉这一带,哪里有避雨的地方?”
“距此二十里,有个村子,叫共联村。村子不小,有上百户人家呢,我们可以去哪里避雨。”王俊道。
第三十一章:边地军事
萧定也不废话,翻身上了平素骑乘的马匹,打马便行。
身后百余骑兵,用不着打招呼,一个个麻溜儿地跟了上来。
萧定是从马军之中出去的,这马军便是他的自留地,甚至于每一个人,他都能叫得上来名字。哪怕这两年他负责全局了,但没事儿,他便要去马军之中转转。
每人双马,一匹骑乘外加驮着盔甲之类的作战武器,另一匹,就纯粹是作战的了。
一百多人,两百余匹马,听起来人不多,但走在路上,就是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了。
大宋的骑兵是真不多。
精锐的骑兵那就更少了。
一来,是大宋缺马,尤其是好的战马。二来,大宋的骑兵,在整体素质之上,与辽人相去甚远,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大宋占不到丝毫便宜,只有吃亏的份儿。而养一个骑兵,足足可以养七个步卒,所以大宋军队作战,一向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但这样的作战模式,就注定了在战场之上,大宋永远都是被动驻守的一方。辽人可以选择战场,也可以选择一击不中,即远遁而去,宋军即便是在正面战场之上打赢了,也无法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直到二大王到了北疆,主持整个战事之后,情况才慢慢地改观。
二大王的身份摆在哪里,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