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你们家好,有驴车坐,回头攒够钱,我们可也得买头驴。”
“可不是,驴可比牛马便宜多了,又不怕累,等春耕的时候还可以耕地,实在是头好牲畜,买下来一点都不亏。”
唯一的缺点就是长得不够精神,不过这并不重要,他们看中的就是驴子便宜实惠。
除了像他们家这样赶驴车的以外,还有些人家坐着狗拉爬犁,在叶瑜看来速度竟也不慢,而且还很有趣。
叶老太搂着他说:“等咱家小米长大了,也能拉爬犁,到时候叫它拉着你。”
叶瑜此时怀里抱着皮水囊,嘴里呼出的气在小脸上凝结成冰霜,昨天下的那场雪可真不小,一直到现在都能感觉到空气里浓重的湿气。
然后他疑惑的问了个问题,“小米能拉动我吗?”
这话惹得叶家大人纷纷笑起来,叶大嫂摸摸他的头,“我的乖乖哦,你还没一个箱子重呢,成年的狗可有一百斤左右,咋可能拉不动你。”
叶瑜知道他闹了个笑话,不由得红了脸,他想着自己还是那个一百二十多斤的成年人,却忘了如今他体重还不到三十斤。
叶家人就在欢乐的气氛里到了县城,因为今天官府会免一天的进城税,所以城门口极为热闹,不少挑着担的村民都在排队,也因此催生了卖早食的小贩。
包子馒头大碴粥应有尽有,价格都不贵,就吃个热乎方便,卖不出去也没事,带回家热热自个也能吃。
集市上更是人声鼎沸,摩肩擦踵。
一个接一个小摊紧挨着,只给路人留下一条走路的道,摊子上有卖布匹皮毛的,卖各色调味料的,吃食的,各种编织物的,牲畜的…
甚至还有卖别的地方的新奇物件和一两家卖首饰的。
因为一家人想逛的地方都不一样,所以他们便以家庭为单位分开了,叶父和叶母牵着叶瑜的手慢慢逛。
叶父边走边说:“我记得去年有一家耍猴很是有趣,不知道今年他们还会不会来。”
像这样的杂耍班子去哪儿表演都是不固定的,他们每年都会花费不少时间在路上,常年不着家,或者说戏班子就是他们的家,因此能不能再看到同样的表演就得看天意。
叶瑜倒是觉得不管杂耍班子来没来都没关系,因为现在就已经够热闹了,光是集市里的摊子足够让他看得目不转睛。
一家三口走在路上,叶母看到叶瑜的眼睛在糖葫芦上停留了一会,便掏钱给他买了一根,就是很纯粹的山楂糖葫芦,外面裹着一层糖稀,一口咬下去,山楂的酸甜瞬间在嘴里爆开,终究是酸比甜多,让他不由得紧紧皱起眉头,但又因为糖葫芦尾调的那一点甜味而舍不得吐出来。
正在叶瑜嘶着气吃糖葫芦的时候,突然察觉到有视线落在他身上,他顺着目光望过去,只见一个青衫玉冠,看上去约莫十岁左右的少年朝他歉意的笑笑,身边还跟着一个灰色衣裳的小厮。
那男孩一看就是富贵出身,家里应该不止富还极贵,小小年纪就自有风度,身姿挺拔如树,见了他后叶瑜脑海里便冒出一句诗,「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他被爹娘牵走的时候心里还有几分遗憾,跟这么和他眼缘的人怕是萍水相逢,此生难以再见了。
“褚少爷,这天越发冷了,老爷老太太还在府里等着,您看要不先过去?”
小厮陪着笑问道。
褚绪风听到问话便慢条斯理的转眸看向他,“哦?看来舅舅是等不及我慢慢走了,也罢,这就去吧。”
小厮闻言硬生生在大冷天冒了一脑门的汗,“哪能啊,这不是咱们老太太和老爷个个都盼着您能早点来吗。”
褚绪风不可置否的转身,要不是因为他爹说郑家到底算是他舅家,于情于理他都该来探望一次外祖母,他才不愿意跟郑家人有所往来。
不过这次来竟然遇见一个可爱的小孩倒叫他心情好了不少,褚绪风想到方才又怕酸又忍不住吃糖葫芦的小孩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
如果他娘平安将弟弟生下来,如今他弟弟也跟刚才那小儿一般大了吧。
想到这儿,褚绪风对郑家的厌恶就更深了。
这边发生的事叶瑜一概不知,他只是感慨一会竟然真有人的长相长在了他的审美点上,然而等他又遇上新奇的东西时,便将那人抛在了脑后。
这是个挑担售卖的中年男子,两个框里全都是蚕蛹,足有成年人大拇指那么大的棕黑色蚕蛹紧挨着挤在一起,如果是有密集恐惧症或者虫子恐惧症的人看了,一定会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