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叶家人回到堂屋,叶父把手浸在木盆里,边洗边说:“现在黑河县城门口全是灾民,乌泱泱的,每天都有新的灾民逃难过来,县令又不敢开城门叫他们进去,只好布施粥饭让他们在门口搭个棚子住下,我想着这次回来就暂时不去县城了,那么多灾民保不准哪个人身上就染了病。”

况且那景象实在不忍多看,看多了会心生抑郁。

“既然灾民都堵在门口,那县城里的人没什么说法?”叶老太问道。

“岂会没有,已经有人说县令不该布施粥饭,弄得他们连门都出不去。”

逃难的路上不止黑河县一座县城,但只有他们这儿灾民最多,叶瑜猜测,大多是因为每天两次施粥。

也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

黑河县粮仓里的粮食真的经得住这样吃用吗?万一粮食没了,灾民又增多,在没有朝廷调粮赈灾的情况下,会不会发生祸乱,这些都是不可预知的事。

然而就算再忧虑,叶瑜也没办法改变什么,只能忧心仲仲地过一天算一天。

等囤粮的消息从村长家渐渐传到村里之后,有相信的自然也有不相信的,相信的选择去县城买粮,不相信的无动于衷,甚至还嘲笑那些买粮食的人,觉得他们在做无用功。

不过没人有时间搭理这些人,有吵架的功夫还不如多买点粮食。

作者有话说:

改名啦,改成了《用种田打败天灾》,比心

第58章 红豆冰酪

又过了几日, 黄老太就趁着傍晚时分带着她大孙子叶周远上门拜访,喝过一碗茶,她冲叶老太说出了来意, 原来是想跟他们一家结伴去县城里买粮, 单独一家买粮不太安全, 要是有人结伴就好得多。

村里人并不知道他们家已经囤过粮,非要说的话,或许村长猜到几分,毕竟这消息是叶老头告诉他的, 但是村长又是个心里有数的人,轻易不会说不该说的。

因此叶老太点头应道:“让老大老三他们跟你家一起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家是我两个儿子带上远哥儿,明儿咱们在村口汇合。”黄老太笑眯眯地说:“正好让他们带着远哥儿见见世面。”

叶周远作为长房长孙,自然是家里着重培养的。

等黄老□□孙俩又喝过一碗茶水离开之后,叶瑜这才跟长辈们商量道:“要不明天去县城带上我吧。”他得亲自去看看如今的情况差到什么程度了。

第一个反对的却是叶母, 她反应极大, 连连摇头,“现在县城里十分不安全,人员混杂的, 你还是别去为好。”

叶瑜眉头微皱, 迟疑半晌说:“我就去看看, 别的什么都不做。”

最后还是叶父同意此事,拍板决定明天带上他一起。

隔天出发,他们挑的是凌晨还没那么热的时候,然而就算如此,四周也非常闷热, 叶瑜头上包着一块浅色的布, 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 只见土黄色的天空中一朵云彩都没有,让人又憋闷又窒息。

在去往县城的路上,同行者几乎没人说话,神情都十分警惕,因为路边时不时就能看见神情麻木的灾民瘫软在地上,有些还有精神的,大多盯着他们的驴车,甚至还有人两眼放光死盯着驴子。

叶父把叶瑜揽在怀里,一点脸都没露出来,他眉头微蹙,“前两天还没这么多灾民呢,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听到这话,常帮着周边村子榨油的叶周远给他解惑道:“叔你可能还没听到消息,不止是河南郡的灾民往咱们这儿逃难,连更南一边的灾民也在往北来。”

“说是那边已经下了两三个月的暴雨,哪哪都给淹了,实在是没什么活路。”

他说完又叹息一句,“要是我们两地能中和一下就好了…”

话音未落就被路边突然传来的哭喊声打断了,紧接着叶瑜就感觉身下的驴车顿了一下,竟然停住了。

他抬头看过去,只见两辆驴车前跪了个身穿破旧衣裳的女子,她发如枯草,脸上全是黄土,连一点五官都看不清,就算仔细看也只能隐约看见干裂的嘴角。

“求求你们给我孩子一口吃的吧,求求你们。”那女子不停磕头,露出怀里虚弱得不行的小孩,约有两三岁的样子,小脸干瘦蜡黄,皮肤皲裂,只有一张嘴红润异常,几乎看不见胸口的起伏。

叶瑜不忍的别过头,他伸手在兜里掏了掏,摸到一个他奶早上塞进来的白水蛋,却吃不准要不要拿出来,因为旁边的灾民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

叶父握住他的手,在他看过来之后微微摇摇头,小声说:“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