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鲜木耳是不能直接吃的,要经过暴晒才能去除里面的有害物质,蘑菇和银耳虽然没有这样的问题,但晒干后也能够保存更久,因此叶大嫂把它们清洗干净之后,就将其捋平整放在前院的稻草上晾晒,以现在的太阳剧烈的程度来说,大约两三天就能晒好。

剩余的野果则是由叶母接手,按照比例与甜菜制成的糖浆混合,混合物放在锅里熬煮到浓稠的状态,如果掌握不好浓稠的度,可以滴一滴果酱到清水里,要是果酱沉到碗底不散开,就证明浓稠度正好,反之就代表需要继续搅拌熬煮。

盛放果酱的器具是陶瓷罐,叶瑜装到一半才发现罐子不够了,家里的陶瓷罐都是以前在县城买的,这么些年来,有些碎了,有些装的大酱咸菜,剩下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话说回来他们倒是可以开始烧陶了,只要找到适合烧陶的土,再把窑建起来就行了,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倒也难。

正在叶瑜想烧陶这事的时候,叶老太已经和好了黄蘑鸡蛋馅儿,准备开始包包子,她刚挽起袖子就看到叶海满头是汗的进门,便问道:“你弟又跑哪儿玩去了,半天没看见他人影。”

叶海听到问话抹了把脸回答:“在广场跟他师兄弟切磋呢。”

叶老太一听是正事,就吩咐叶敬带一篮野果到广场去,顺带让他哥记得中午回家吃包子。

叶敬应一声,然后高高兴兴地拎着篮子往外跑。

“宝哥儿你进去吃果子吧,包包子的活交给我们。”说话的是桃花,她推着叶瑜进屋,“你看你脸都晒红了,赶紧进去缓一缓。”

叶瑜摸了一下泛红的双颊,他深深怀疑他是不是对紫外线过敏,只是今天出门忘记戴草帽而已,脸上就起了红彤彤的疹子,数量还不少。

叶母点点他的额头,“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忘记戴草帽。”

叶瑜闻言多少有些心虚,他缩缩脖子端着一盆野果进屋,用屋子里盛好的水和艾蒿皂洗干净脸,然后涂上厚厚一层药膏,双颊清凉的感觉让他狠狠松了口气。

盆里野果都是酸甜的,区别在于酸度不同。

他只吃了三分之一,要不然吃多了一会该吃不下午饭了,幸好这些都算是酸度高的水果,吃起来比较开胃,七八粒就刚刚好。

另一边叶敬拎着篮子跑到广场,将野果分给场内众人,虽然数量不算多,但足够每人吃一两粒尝尝味道。

吃着吃着叶河突然开口说:“要不咱们在湖滩种些果子试试,什么杏树桃树,野果丛都可以,能种出来固然很好,种不出来也没啥事,不过是费些力气罢了。”

其余人听到这话纷纷赞同点头,他们有时候是真无聊,有些事做也能打发时间。

“咱们把籽留下来,等回头有空了种到湖滩上。”

叶河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反正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因此各种野果的籽都被他好好的收集了起来,甚至回家后还把叶瑜吐出来的籽也给包了起来。

叶瑜有些好奇,便问了一下叶河的想法,听完回答后,他若有所思地说:“建造果园倒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果能按照不同季节种不同的水果就更好了,确保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水果可以吃,只是这样一来就不适合在湖滩上种植,更适合找个宽阔的地方形成规模化。

比如他们村背面那个山谷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海拔较低,同时又有一条溪流流经,温暖且湿润,非常适合果树成长。

想到这儿,叶瑜不由得叹了口气,真是越想事越多,只能一项一项慢慢来,反正时间还多,今年做不完就明年做,总有一天能全部做完。

可以先收集果树种子或者直接移植,从李子树和桃树这样好养活的开始。

他在心里如此规划着,就连吃饭都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然而黄蘑鸡蛋馅的包子刚一入口就把他游离在外的意识唤了回来,这时候出现在他脑海里的第一个字就是「鲜」,明明只是两种普通的食材混在一起,却十分鲜美,松软的包子皮衬托出黄蘑丰厚的汁水和鸡蛋的咸香。

刚出锅时热乎乎的包子最好吃,因此叶家人都在埋头苦吃,没人说话,再加上拍黄瓜和萝卜干两样小菜十分清爽。一篓十几个包子基本都被他们一顿给吃完了。

吃完饭还没休息多久,叶老太又吩咐叶河兄弟俩把包子野果给褚绪风和叶小姑送过去。

等他俩再回来的时候,手里分别拎着一条鱼和一块猪肉,算是那两家的礼尚往来。

叶老太接过猪肉看了看,笑着说:“是猪五花,你们想吃红烧肉还是其他的?”

红烧肉得配大米饭吃,但是家里没有大米了,要是用其他的主食搭配,叶瑜总觉得差些什么,因此他提议道:“拿来跟酸菜粉条一起炖吧,晚上还能再吃一顿包子。”

“行,还想吃包子是吧?回头多包些给你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