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夫听到这话,仔细嘱咐道:“有时候颜色越不起眼的虫子毒性就越强,这次咱们进山也一样,身上起了包千万要注意,记得叫我看看。”
其余人纷纷点头。
进山之前他们把袖口裤脚全部扎紧,好在如今天气冷,人人穿的衣服都多,再加上头上戴着的一种类似帷幕有面纱的帽子,堪称是全副武装。
景山内部温度特别低,树木挤挤挨挨靠在一起,树梢上有霜花和落雪,又显得林间异常阴暗,时不时能听到窸窣的不明声音,然而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却什么都没发现。
一阵凛冽的寒风吹过,叶瑜不由得打个寒颤。
褚绪风看到后递给他一个暖手的手炉,“里面烧着炭,温度一般,但聊胜于无。”
这个手炉是铜制的,上面没有什么花纹。
叶瑜接来感受了一下,因着外边太冷,手炉捧在手上确实不太暖和,传过来的温度很细微,甚至会让人以为是错觉。
邢小舅领路,边走边介绍道:“那边的林子里生存着一群野猪,再往前是一处桃林,夏天有桃子吃,还有枣树,梨树,马鹿群,棕熊黑熊…”
他们在这座山上生活了两三代人,不说是每处都了解,但大部分地方还是清楚的。
除了唐有言发现的那处山谷。
“我们竟都不知道景山还有热河。”邢小舅啧啧称奇道:“那处山谷隐藏得真深。”
唐有言说:“可不是,那边需要上坡再下坡,山谷被一片桦树林牢牢挡住,要不是当时我们迷路了,还真不一定能找到。”
他们只说了两句话,就吃了一肚子的冷风,因此很快就闭上了嘴。一行人又行进了半个时辰,寒冷让热量消耗的特别快,早上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消化得很快。
这时邢小舅和叶海找了个开阔的地方开始制作雪墙,这堵墙能够挡住吹过来的风,没了风他们就会好受一些。
叶瑜和褚绪风从爬犁上取出一个小锅和先前准备好的食水,准备开始做饭。
剩下的人则是到周围砍柴禾,顺带看看能不能用弓/弩打两只雉鸡野兔之类的。
叶瑜先是烧开一锅水,往里面放了些红糖,红糖如今可是珍惜的东西,村里剩的也不多,烧开后将其分给坐在板车上休息的众人。
他自己也一口气喝完红糖水,等全身上下都暖和起来,这才将昨晚做好的半成品面条下到锅里,调料只有盐,因此做好的面条味道称不上好,但是滚烫的一碗面下肚,人人都是心满意足。
吃过一顿饭,他们收拾收拾东西,就又上路了。
唐有言说:“我们估计得在山上过夜。”
叶瑜张了两次嘴,每次都喝冷风,最后他索性用手掩住嘴说话,“反正我们带了藤编的席子和铺盖,过夜也没事。”
听说过铺盖卷儿吗?他们带着的就是一个卷儿,集被子和毯子为一体,有点像是现代的睡袋。
只要不下雪,再确保夜里篝火一直燃着,在温度没有那么低的情况下,露宿野外虽然难过,但也不是不能忍受。
更别说晚上睡觉时,叶瑜跟褚绪风睡一个铺盖,褚绪风属于那种天生体热的人,叶瑜睡在他怀里倒是一夜无梦,睡得很是香甜,一点寒意都没感觉到。
早上醒过来叶瑜还有些难以置信,他真没想到能睡得这么好。
“怎么没叫我起来守夜?”叶瑜用半热的温水洗把脸问。
叶海毫不在意地抹把脸,“只要我们就足够了,你那小身板还是老老实实睡觉吧。”
不止叶瑜没守夜,其实褚绪风和陈大夫昨天夜里也没人叫他们。
行进着实是件枯燥疲累的事,然而一路上他们又遇见许多稀奇的动物和植物,倒是增添了几分有趣。
其中最让叶瑜惊讶的是几颗人参,但都是刚冒出头的,不适合采摘,至少得再等几年才行。
邢小舅说:“我们这座山常有人发现人参,地龙翻身之前还有个采药人挖到了一颗三十年的人参,县城里的富贵人争着抢着要买,最后他卖了好几百两银子,银子到手后直接举家从村子搬到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