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最后,他们又往锅子里下了一把手擀面,因为锅里的汤煮到后边略有些咸,所以下面的同时还倒了一杯开水进去。
小麦面条特别劲道,浸满汤汁放入嘴里就全都入味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上面有些干辣椒,得挑出来才行,要不然吃进嘴里就被辣得直吸溜。
午饭刚吃完,叶瑜叶瑜便回屋小睡了半个时辰,当他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全家都很是安静,静得好像是空无一人一般。
他打个哈欠,一口饮尽杯里的柠檬水,然而柠檬水里没加蜂蜜,刚一入口叶瑜就被酸得一个激灵,五官都有些移位。
好酸,他皱着眉想。
把杯子放下,他揉着脸往外走,走到堂屋就看到叶父和叶母正在缝制靴子。
叶母抬眼看到叶瑜,便招招手说:“赶紧醒醒神,过来帮我把乌拉草锤松。”
叶瑜听到这话立刻走过去坐下,随后接过叶母手里的小锤子,开始专心地锤乌拉草,这些草是之前温度高的时候他们从外边采摘的,晒干后存了很久,正好今天有空,可以拿出来做靴子里。
靴子外边则是用的羊皮,其实用牛皮最好,然而他们如今没有牛,只能退而求其次。
“先比划一下你们脚的宽度和长度,用炭笔在羊皮上画一下。”叶母指挥他们道:“记得稍微留出一点地方,咱们还得在里面絮上乌拉草。”
“对,就是这样。”叶母看着叶瑜用炭笔在羊皮上画出的脚型,便赞同点头。
他们选择的是羊脊背处的皮子,既平整质量又好。
叶母将指尖轻点在羊皮上,在心里构思好如何剪裁之后这才开始动手,她把鞋头、鞋帮和鞋底单独剪出来。
叶瑜看他娘做过一遍心里就有了数,因此剩下几双靴子的剪裁就是由他动手的。
而叶母就负责缝制靴子,她把剪裁好的羊皮边缘向内翻卷,鞋头叠出褶皱来,跟鞋帮和鞋底缝制在一起。
锤松的乌拉草被他们絮到靴子里,这是件不难但是很麻烦的事,不过当全家人都坐在一起,他们能聊天,还能吃点心喝茶,这些麻烦就变成了幸福。
最后做成的靴子是典型的短靴,高度只到脚踝上面一点,靴筒带着四根绑带,系紧后可以将裤子完全包在靴筒里。
叶母把粗线剪断,打成结后,叫叶瑜过来,“来,穿着试一下合不合脚?”
叶瑜试了试,新靴子穿起来非常舒适,只是靴尖处留出的空间较大,走起路来有些踢踏。
“问题不大。”叶母说:“我往里面再絮上一些乌拉草就行了。”
叶母说完就让叶瑜把靴子脱下来,等她再加工一下。
第二天一早叶瑜便换上了新靴子,他高兴地走几步路,新靴子合脚且舒适,还很暖和,整只脚都被羊毛和乌拉草包裹着。
“你把我给做的绪哥儿的靴子给他送过去。”叶母把他叫过来吩咐道。
叶瑜接过靴子点点头,“我这就去。”
“你记得把斗笠披上。”叶母看他往外跑又提高声音嘱咐了一句。
“知道了。”叶瑜从门口的木制衣架上把自己的斗笠拿下来穿上,说是斗笠,其实更像是一件带帽的大衣,他这件是貂皮做的,外边毛绒绒的,里面缝着一层素色内衬。
穿上之后除了有点重以外,一点别的毛病都没有。
叶瑜戴上帽子,把系带系在脖子上,然后弯腰拿了一个油鞋套在靴子外面。
油鞋的功能类似于鞋套,一般是在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才会使用,这是因为油鞋鞋底用多层布铺衬,再加上反复涂刷桐油,鞋底和鞋帮变得坚硬,相对来说比较防水。
他站起身后推门出去,顿时风雪就扑了他满头满脸。
叶瑜走在路上的时候,还在心里庆幸,幸好青砖道上的雪都被他们清理干净了,而且青砖上凹凸不平,不说好不好看,但确实防滑,他不用担心摔个大马趴。
到了褚绪风家里,叶瑜把靴子递给他,“你试试看合不合脚,尺寸不合适的话还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