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太叹口气,“可是静哥儿才刚交了束脩,家里实在没有余钱。”
钱娘子闻言懊恼道:“早知就不占便宜了,尽早把那处租下来就没这么多事。”
“唉,谁能想到啊。”钱老太悔不当初。
她们也没什么坏心思,只是抱着人人都有的侥幸心理,想着免费用摊位,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叶瑜默默把这件事记在心里,他们日后若是要建设市场,就得把完善制度放在首位。
他俩付过钱就离开了,钱老太她们纵然可怜,但想想这也是因为她们自己抱着侥幸心理,如果能早日付租金,就绝对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晚上逛夜市的活动就止于吃完一碗酒酿圆子,到底时候已晚,得早点回去休息。
一夜无梦。
第二日叶瑜才刚起床就得到消息,距离望祀城最远的晨辉城等几个南方城池的使者也都到达了,因此林城主决定明日一早就开始集会。
叶瑜对此乐见其成,毕竟早日结束他们也能早日各回各家。
第146章 盟约
进行集议的地方定在城主府, 叶瑜他们一行四人过去时就看到淮阳城众人已经到了,谢贤谢叔也在其中,他们一共来了三个人, 个个都是一袭儒衫, 想来几乎都是淮阳书院的读书人。
通过谢叔作为连接, 他们两方理所当然地互相认识了,领头的使者是淮阳书院的副院长,同时也是淮阳城的副城主,姓文, 人如其名,是个文质彬彬的人,只是短短几句交谈,叶瑜就能看出他学识极为丰富,与他交谈的时候, 连谈吐都不由得注意起来。
说起来他们也没有什么可以谈论的, 最多就是寒暄两句,说一说天灾发生后的事情。
其中叶瑜着重询问了他们那里发生的天灾类型,结果不出他所料, 果然最先开始的就是干旱, 非常严重的干旱, 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因为这个原因离开了淮阳郡,选择逃难去其他地方,而剩下的人里有一半都没能熬下来,再加上全国范围的地震,导致死者不计其数。
地震结束后又是越发严重的干旱, 旱灾引发山火, 反正建城之前的淮阳郡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好在那边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地处平原,非常适合种植,因此等气候渐渐平稳下来,收获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吃了,甚至还有剩余的可以拿出来进行交易。
他们简单聊过两句,屋子里的人便已经到齐了,整整坐满了两张长桌,每个人都正经危坐,等待集议正式开始。
林城主出来后首先是欢迎他们的到来,然后才说起正事来。
“我召开此次集议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来现在能联络到的城池就只有在座各位,为了加强联络,我希望能够缔结盟约,形成同盟,以此来互通有无。”
说完这一点,林城主就闭嘴了,给他们留下商议的时间,众人见此也没客气,纷纷交头接耳开始跟自己的人商议起来,
叶瑜沉吟半晌,倒是赞同此事。
“林城主说得有理,而且这事须得望祀城带头,其他的都不行,毕竟望祀城原来乃是京城,在平民眼里,他们就自带威严。”
他说完这话,就开始向叶明辉解释自己赞同的原因,“一个人势单力薄,有许多事都是合作才能做成,换到城池之间也是这样,单独做事不如联合在一起,当然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原则,就算要联合,咱们也要待遇一致,不欠他们的,若是不能做到平等,这个同盟不参加也罢。”
叶明辉听完这才恍然大悟般地点点头。
另外桌上其他人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有人冲着林城主委婉地问道:“这同盟可要处处以你们为主?”
林城主双手相扣放在桌上,气定神闲地回答:“自是不用,每座城池的城主都是同盟的长老,若是有事,须得经过所有长老的商议才可做决定。”
他说的能不能实现先不说,反正话已经放在这儿了,明面上人人平等,所有城池在同盟里的地位也一样。
因此其他人很快就同意了组建同盟的建议。
紧接着林城主说出第二个原因,“第二点是建立在第一点之上的,那就是通商,比如说我们缺粮食,但是附近有盐井,并不缺盐,所以我们会用盐换粮食。”
这一点也没问题,就连满是商队的晨辉城来者也没意见,毕竟他们做的是普通的行商生意,针对的是个人,而林城主说的这个则是城池之间的。
叶瑜也同意,他主要是不想再种棉花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他们那边的田地不适合棉花生长,田里的棉花长得慢极了,半年都长不成,要是真能换来,就不用他们费尽心思种植了。
至于其他的倒是不缺,城池里足够自给自足,只有麻布、棉布和绸缎是极缺的,而这些却是南方几座城池里最常见的东西,因此叶瑜早就盯上了,他打定主意等集议结束,就要去找他们商谈生意,至于他可以拿出来进行交换的东西自然也不少,除了皮毛和粮食以外,还有盐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