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吴家母子一样的倒地姿势。
第73章 湖
郝大夫把手收回来, “应该是用木棍敲打导致的昏迷。”他隔着方巾摸了摸母子俩的头,半晌指着两人头上一处鼓起的包说:“就是这里,回头她俩醒过来之后, 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 我先开个理气开窍的药方。”
盼娣此时正紧张地搂着两个妹妹, 闻言立刻点头道:“那就麻烦您了,求娣你赶紧跟着郝大夫去拿药。”
吴家人不多,因此叶母她们也在这里帮忙,叶大嫂看了眼一片狼藉的屋子, 叹口气说:“还好来得及时,那贼没有偷到什么东西。”
“只是他开了个口子,咱们村里可是有不少亲戚过来投奔的人,都不知脾性,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叶母略显发愁, 这段时间里过来投奔的人细细算下来可不少呢。
叶老太说:“怕是得早些定个章程出来。”
其实不止她们在担忧这件事, 祠堂里集议的众人也谈论了起来。
有些村民担心若是来投奔的人多,村里的田地养活不了这么些人怎么办,更何况明明不是他们村的人, 凭什么要挤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因此这些人的建议是把过来投奔的人全都赶出去, 而且以后也不再允许旁人过来投奔。
另外一部分村民则是觉得谁还没有个亲戚朋友,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留下来还能帮他们种地打猎,下次村里分地时再给他们分几亩地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况且同姓不婚, 村里男孩多姑娘少, 有别姓的人留下来, 村里男孩娶妻姑娘嫁人也会顺利得多。
围绕这个问题,两方人吵得不可开交,差一点就吵出火气来。
叶父见状连忙打断他们的争吵,“行了,先别吵了,咱们先商量个章程出来,日后再有人来投奔就按照章程办事。”
说是商量,其实主要也就是叶父和叶童生做主,他俩都是念过几年书的,做事很有条理,一二三四很快就列出满满一张纸的要求。
然后由王树对着村里人念出来。
一是凡是来投奔叶家村的人都需要在村里有一个担保人,也就是说但凡投奔者犯错,担保人连坐,这样一来村里人再对待投奔过来的亲朋好友时就多了几分谨慎,不会像如今这样谁来都同意。
二是投奔的人在叶家村要经过一个月的考核期,一个月后由村里所有成年人投票表决,只要同意的票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他们便可留在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