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砌筑成墙,由水泥勾缝,这项工程量极大,因此建筑都建造好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这还是在全村人都没放松,一天都没休息的情况下才勉强完成的。
叶瑜和褚绪风去参观了建造好的三个建筑,集议堂占地面积最大,足够容纳全村人坐在里面,椅子是按照叶瑜画的图制作的,秦家三代人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忙了许久才做好,是非常简单的那种长凳,一条凳子能坐五个人,每张凳子前还有一个方桌,这些东西占满了半个集议堂。
正前方是个台阶,有点类似于现代讲台,只不过跟下边一样,同样摆着几张椅子和木桌,这是给叶父他们准备的。
四周装饰尤为简单,只有墙上挂着的几张皮子显露出几分凶悍气来,说到这皮子倒还真有件趣事,原本叶父没想弄什么装饰的,只不过后来叶忠他们抗议,便挂了几张完整的皮子上去。
而瓦舍和学堂形制相仿,前者有个巨大的空间,就像是现代的礼堂一样,平常时候村里小孩可以在里面玩乐,叶瑜特地用羊皮做了两个足球给他们当玩具玩,还把足球的规则教给他们,比起蹴鞠来说,踢足球更方便快捷,因此这项运动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很喜欢,他们经常喂完牲畜就到瓦舍里踢球玩,倒是狠狠消耗了一番精力。
有时候村里青壮年没事做的时候,也会借用场地打一场比赛,每当这时就会有很多围观的村民,为他们加油打气。
到后来足球比赛逐渐成为他们村的一项传统,通常半个月就会举行一次,赢者会得到积分作为奖励。
至于学堂暂时只开放了两间教室,六到十岁在一间,十到十四岁在另外一间,十四岁以上的就不再是孩童了,已经成年,可以成亲了。
叶瑜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他的学识已经得到叶童生的肯定,算是毕业了,甚至偶尔还可以帮着叶童生教学生们识字。
学堂里除了这两间教室以外,还有一间装满了各种书籍的读书室,里面珍惜点的书籍都是手抄的,贡献者包括叶童生、叶瑜、褚绪风、武师傅和岳师傅在内。
叶瑜和褚绪风全部转过一圈,两人都对这些建筑极为满意,每间屋子里都有火炕,面积大的像是集议堂甚至在四个角都砌了火炕,能保证天冷之后的温度。
叶瑜觉得他们村现在其实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只是面积还太小。
他出门之后,脚踩在连接着这三个建筑的小路上,是青砖和水泥铺就的小道,就算下过一场雨,地面上都不会出现泥泞的情况,比村子里其他泥土地要好得多。
褚绪风说:“我记得你说过要把村里地上全部涂上一层水泥。”
叶瑜想了想说:“之前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改了,只要常用的小道上铺上青砖即可。”
说完他又感慨一句,“这可是个大工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
褚绪风闻言拍了下他的肩,“别着急,事是做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