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寇凖的阳谋

“好好好,皆按卿家说的办。”

赵恒这个皇帝就这点好,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会打仗,就放手全权委任寇凖,后者说要人,他连一点含糊都不带有的,直接批准。

“各部有司,凡寇相平叛所用务必尽快筹措,不得延误。”

赵恒紧握住寇凖之手,险些热泪盈眶:“都有劳卿家了。”

这般作态,寇凖也是心生感动,拱手道:“时下已近七月,愿与陛下半年为期,明年开春以前,臣一定凯旋班师,奉上贼酋骆永胜。活有人、死有尸。”

听到寇凖夸下半年破敌的海口,满堂皆惊,便是连着赵恒都有些慌,劝道:“朕不急,卿家可千万别犯了轻敌激进的兵家大忌啊。”

此时一名王党的官员站了出来,捅了一把寇凖软刀子:“寇相如此自信,想必是胸中已经有了破敌的妙计,何不说出来,宽陛下之心。”

这话说的当堂问计,要是寇凖一时结舌那可就闹了大笑话,用心不可谓不坏。

“寇相才堪堪挂帅,便是有了谋划也需等到了前线探知敌情才可成计,你现在发问,安的是什么心。”

丁谓站了出来替寇凖张言,颇多不满。

眼瞅着两人就要吵起来,加上看到赵恒满眼期待,寇凖微微一笑出言道:“臣确实已有了破敌之计。”

“是吗?”赵恒大喜,忙问道:“如何破敌?”

“无计!”

朝堂之上又喧闹起来,早前那个王党官员更是斥责寇凖此言简直就是在戏谑朝堂,乃属御前失仪。

“无计就是最好的计。”寇凖淡然道:“兵法之本,能赢就是最好的兵法,所谓奇谋妙计安天下,那就是一派胡言。

自古焉有靠小聪明而得天下者?

秦扫六合、高祖灭楚,谁不是国力盛隆,兵源足备,后勤充足才取得的天下。

臣固然比不上诸葛武侯之才,但武侯以益州一州之地讨伐魏九州另一司隶部,纵使是其智近妖也断无可赢的道理就在于此。

打仗打的不仅仅是将帅的指挥才能,而是国力与国力的比拼。是看谁的后劲更足,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此番三军战败,恰恰就是败在了所谓的兵法上,十三万大军攻洪州,焉需要这些主将耍小聪明,去算计那些如何降低伤亡的蠢事。

只需会师于洪州城下,三军合力,便如泰山压卵,旬日即可破城。所以有的仗需要的不是有自己想法的主帅,而更需要一个听令行事的执令官。这就是臣为什么多次强调战事要依从阵图的道理,目的就是让他们完全的按照命令行事即可,不要乱耍小聪明。

很遗憾,这次三军主帅都在耍小聪明,所以才误了军国大事。”

有时候你要细想想吧,其实人家寇凖说的也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