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没了张屠户,也不吃带毛猪

“曹卿来了,快坐。”

赵恒招呼着曹璨落座,后者屁股才刚刚挨上凳子,就听到赵恒的声音响起:“太师病危的是,曹卿知道吗?”

“臣,知道了。”

这么大的事都不用张耆跟曹璨通气,寇凖前脚昏过去,整个东西大街就传遍了。

“太师身系江山社稷之重,这个时候病危,实乃国家之不幸。”

论岁数,曹璨甚至比寇凖还大十一岁,在瀛洲会战的时候,寇凖是主帅,曹璨为副帅之一,接受寇凖的领导,可以说对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太师,曹璨是打心眼里服气。

他跟着赵二雍熙北伐,多次跟辽国交手没占过什么便宜,屡屡吃败仗,只有跟着寇凖才算扬眉吐气一回。

大家都是当兵的,当兵的想法简单,谁有本事打胜仗那就听谁的。

“现在不是忧心太师身体的时候,朕现在忧心的,是一旦太师有什么不测,谁人能接替。”赵恒看向曹璨:“朕意令爱卿任枢密使,统调全局平定叛乱,卿可有信心?”

让我接寇凖的班?

曹璨连眨了好几下眼睛,一时间也说不出是惊喜还是惊吓。

若说当三军主帅指挥一场战役,曹璨可以拍着胸脯给赵恒保证圆满完成任务,但是提调全国、统领大局,这种差事曹璨可是从来没干过。

这需要的可不是军事指挥能力。

这很好理解,就骆永胜玩出的那一堆盘外招,也就寇凖见招拆招招架之余还能差点要了骆永胜的命,你换韩信来试试,赵宋江山早崩了。

论打仗或许五个寇凖都未必比得上一个韩信,可论综合能力,一国对一国,韩信就绝不是寇凖的对手了。

毕竟三齐王长于军略而短于人情世故,简单说就是政治头脑差点。

这曹璨的才能够呛能赶的上韩信十分之一的水平,论大局观洞悉力,那更是拍马追不上寇凖,都快年近六十的岁数了,曹璨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所以当下摇头:“非臣不愿领命,而是臣怕误了陛下啊。”

“朕现在除了卿,以无人可用了。”

赵恒又开始啪啪的掉起眼泪来,这德性都快跟刘跑跑有的一拼,他这一哭就把曹璨弄得没辙。

按辈分论,他算跟赵恒论兄弟,就是岁数差了一辈人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