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摄政王文告

此刻,史可法及一众督师幕僚皆感心情愉悦。

清虏的摄政王,在向我大明弘光朝廷示好!他们要称臣纳岁吗?

一名身着青袍的幕僚大喜过望,抱拳道:“史公,此时正是联虏平寇的最佳时机!学生姚康愿起草回信,答书清酋!”

看众人望来,史可法淡淡道:“不急于今日,且听完此文告。”

幕僚继续念道:“皇天震怒,日月无光,我大清皇帝义切同仇,恩深吊伐,六师方整,蚁聚忽奔,斩馘虏遗,川盈谷量,游魂西遁,指日擒遗。”

“予用息马燕京,抚兹黎庶,为尔大行争帝缟素三日,丧祭尽哀,钦谥曰怀宗端皇帝,陵曰思陵,梓宫聿新,寝园增固”

“谥号怀宗端皇帝?”

内阁值日房,大学士高弘图眉头大皱。

满清鞑子把先帝崇祯皇帝安葬好就行了,怎么连皇帝、皇后的谥号也给起好了?

这事你们也配做?

不行,崇祯皇帝的谥号和庙号,必须由我们弘光朝廷来拟定!

这道以清国摄政王为名义的文告,传遍了江南。

清国追谥崇祯皇帝为怀宗端皇帝,尊周皇后为烈皇后,安奉神主于帝皇庙。

虽是形式上的虚荣,多尔衮的这一份心思,却如一丝暖流,慰藉着正为亡国丧主而前路迷茫的北方明朝遗老们。

曾力劝崇祯南迁的左中允李明睿,感激涕零地出任清朝礼部左侍郎。

“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移我大清宅此北土,厉兵秣马,必歼丑类,以靖万邦,非有富天下之心,实为救中国之计。”

“咨尔河北、河南、江淮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或世受国恩,或新膺主眷,或自矢从王,皆怀故国之悲,孰无雪耻之愿?予皆不吝封爵,特予旌扬。”

“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此惇睦邻之义。”

紫禁城武英殿,司礼监掌印太监卢九德尖利的声音在殿内轻轻回荡。

弘光帝朱由菘安坐龙椅上,不时喝着美酒,品着瓜果。

他笑道:“你说这多尔衮人还蛮好的,不仅承认了咱们,还允许那些北方的汉人官绅南下投朕,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