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明武侯 故筝 1028 字 5个月前

在古代,阶级是很鲜明,但凡是聪明的主子,都知晓如何与下属表示亲近。因而古代才常有君臣相得的戏码流传后世。

能拉得下身段的,那才是聪明人。

下人们摆好饭食之后,朱棣便当先站起了身。陆长亭正琢磨着要不要默默跟在后面,就见朱棣陡然转过身来,看向他道:“长亭,随我来。”

短短五个字,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其他人的目光。朱棣的亲信们,好奇地扫视着陆长亭,他们和那些锦衣卫一样,对陆长亭的身份好奇极了。

年纪如此轻的少年,会是谁呢?

这份好奇,在看见朱棣让陆长亭坐在手边之后,一时间达到了顶点。

锦衣卫们却是早已见怪不怪了。

朱棣在席间与下属继续说起了蒙古之事,他们的谈话很是平常,挑不出一点错处来,就算是传回给洪武帝听了,他也只会觉得,自己将儿子发配到中都去,还是有着作用的。儿子变得更务实了,知道守好封地了。别的挑不出毛病来。

因着朱棣与他们闲聊的缘故,倒是没给陆长亭夹菜了。

陆长亭将自己裹成个大包子,要夹菜是有些麻烦。

张行瑜双眼一亮,他的机会来了!

张行瑜走到了陆长亭的身后,给他夹起了菜。

朱棣的手下见了,不由觉得有些疑惑。这是锦衣卫吧?是皇帝陛下的亲卫吧?怎么还给这小子夹菜呢?

陆长亭面无表情,不表示喜欢也不表示拒绝。

张行瑜默认为这是陆长亭接受了,手上动作便愈加勤快了。

陆长亭这会儿倒是琢磨出点意思了。

这时候锦衣卫初设,之后几年被洪武帝握在手中,对付朝臣对付多了,加上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多,才越发猖狂了,也就有了后世的恶名。此时他们倒还算不得如何狂妄狠辣。尤其单看这张行瑜,陆长亭实在瞧不出半点锦衣卫的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