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禹州笑了笑:“在这样祓禊的日子里去看火器演练,也算是另类的除恶涤浊了。”
马车一路顺利地到达了牤山行宫,下车之后,林禹州便拉着季盛彦去了火器演练场。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大宋元气渐渐恢复,过年期间,各种庆典层出不穷,推行了新政的州府,还送来了当地特产以及万民伞等等。林禹州听了两个多月歌功颂德的声音,猛地再听这震耳欲聋的火包火声,倍感亲切。
“轰隆隆”的火包声响彻山谷,这一批火器的威力比上一次要强了数倍,尤其是火火包,它的机动性和耐久力延长了很多。
工部左侍郎周纯见皇上和太尉面带笑容,便将新式火器的资料呈递上去,向他们介绍新火器的优缺点及造价。“
林禹州不等官员介绍完,便看出了火器的优劣,他问道:“这一批火器是谁负责的?”
周纯道:“正是微臣。”
林禹州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又问道:“主要设计者是谁?”
“此人原是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名叫凌振,微臣见他于火器上有非常见解,便将他招揽进工部,官家可要见他?”
轰天雷凌振,原著中“宋朝天下第一火包手”,林禹州有些自责,他居然将这么个人物给忘记了。凌振在原著中出场不多,是个被小看的人物,在这个时代,他独自能制作出打十四五里远的火火包,其天才程度可想而知。
季盛彦理解林禹州的心情,实际上他也没想起来这个人,他看向周纯,问道:“此人在哪儿?”
“凌振在调试火火包,微臣去将他叫过来。”
周纯走后,林禹州吐了口气:“这个时代能出现这样高精尖的人才,说是国宝也不为过了,得找人将他保护起来,他要是上了梁山会给朝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季盛彦赞同,这个世界的运转最终还是要靠这个世界的人,他跟林禹州算是外力,总有离开的一天。
“赵桓学的怎么样?”季盛彦换了一个话题。等梁山平定,辽夏灭亡,大宋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他们便要离开了,大宋的继承人必须要担得起这份责任。
林禹州听到这个问题有些头疼,要想将一个除了当皇帝啥都会的人教导成千古名君,这可不简单。即便赵桓有奋发向上的心思,可他的政治敏锐度低,耳根子又软,教他的难度不比拯救世界低。
季盛彦眼中闪过冷光:“把他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