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我在书中建皇朝 蒲晓 1491 字 5个月前

这两人走后,林禹州便不顾形象地瘫软在太师椅中,像是骨头被抽走一样,“天越来越冷,百姓都窝在家里,得给他们找点儿事做。”

季盛彦挑眉,等着自家伴侣说下去。

“如今凉州的文盲还是太多了,得普及文字,教会百姓算术。”林禹州靠在椅背上,脑中想着要怎么实行,“普及文字还是得从孩子抓起,先教孩子,然后鼓励孩子教家长,循序渐进。”

季盛彦点头,“纸的改良需要提上日程”

林禹州转身趴在太师椅扶手上,“要编撰新的启蒙教材,方便百姓学,用印刷的话,书记印染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洛阳有鸿都门学,颍川有颍川书院,我们也可以复建稷下学宫嘛。”

季盛彦坐到林禹州旁边:“不错的想法,只不过稷下学宫在青州,那里未来是曹操的地盘。”

“嘶!”这话提醒了林禹州,他回忆了一下三国势力分布图,感觉以后会跟曹操势力产生很多冲突,“一个名字而已,我们学宫的‘稷’指的是社稷,不是齐国的那个稷门。”

季盛彦轻笑起来,他还以为自家伴侣会说将青州抢过来呢,没想到冒出这么一句。

学院不是想开就开的,前期需要做很多准备,林禹州和季盛彦一起拟定了计划,他们算了一下时间,今年大半个冬天恐怕都要花在“稷下学宫”计划中。

先整理纸的资料,再整理印刷术的资料,由于内府空间打不开,林禹州只能默写,写完了就交给季盛彦检查,不需要完全对,大致方向不错就成,这个时代的工匠还是很有能力的。

“不知道我们种下的这棵梧桐树,能不能引来真凤凰。”林禹州晃了晃发酸的手腕,“希望能引来技术性人才,比如墨家的,公输家的。”

季盛彦走到林禹州跟前,为他揉着手腕:“天寒地冻,交通不便,等明年开春,会有人的。”

听了这话,林禹州看向窗外,发现又下雪了。他们回凉州一个多月,已经下了三四场大雪,幸好林禹州穿成董卓后,就为董卓父母盘了火炕,目前这个神器已经成了北方百姓过冬的救命稻草。

季盛彦拿起大氅披在林禹州身上:“别再想了,我们回去吃晚饭。”

虽然是傍晚时分,但地面铺了层厚厚的雪,亮如白昼,很容易让人混淆时间,林禹州忙的晕头转向,听季盛彦一说,才感觉到饿意。

林禹州将纸和印刷术的资料都准备好后,就开始在刺史府扒拉人手,最后没办法,他只能从农署和铁匠铺抽调人。农署的匠人们还好说,天寒地冻的,他们啥都做不了,都放了假,可要抽铁匠铺的人,却受到了众将领的阻挠。吕布他们为了新兵器,只有派手底下的兵顶替铁匠铺抽调的人。

面对大字不识一个的兵,林禹州一阵头疼,最后还是季盛彦冷着脸将那些整日里窝在铁匠铺的武将们提溜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