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脑中乱七八糟的分析清除掉,林禹州决定不再管伪朝廷的事情,那里是季盛彦的战场。他换了个话题问荀彧:“殿试已过去半月有余,那些新科进士怎样了?”
荀彧笑道:“城郊秋收,他们被农署官员拉去帮忙分配收割器械之事,现在还都未回来。听农署官员说,他们虽然劳累不堪,但真正叫饶,畏缩不前的,却没有几人。”
林禹州嘴角也浮起笑意,有些情绪是能传染的,比如秋收的喜悦,比如百姓脸上幸福的笑容,哪怕世家豪门的子弟,只要不是心冷之人,看到这种情形总会有些触动。
“那个叫谢辞的进士呢?”林禹州脑中突然浮起恩荣宴上的情形,开口问了出来。
郭嘉用折扇敲着掌心,脸上的笑容带着讽意,“这位就是少数几个抗拒与农人为伍的进士之一,为此他还写了一篇言辞激烈的文章来抨击你,说你没有文人风骨,蒙蔽陛下,当不得人臣。”
荀彧接着郭嘉的话,道:“那篇文章陛下还看了,正组织诸葛亮他们写文回击。”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林禹州眉头微皱,他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
周围都是熟人,郭嘉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他懒散地靠在椅背上,耷拉着眼睛,笑道:“也是个被人利用却不自知的傻瓜,不用放在心上。”第一届科考录取的进士有六十人,谁都不能保证他们各个得用,总有那么几个,文章写的不错,人品却有碍观瞻的。
林禹州不会跟一个还没正式入仕的人计较,如今的大汉正值风云变幻之际,处处都在变革,朝局异常复杂,不能适应的人总会被淘汰,这些进士入翰林院之前,需要学得东西还很多。
郭嘉和荀彧没在内书房待多久,他们跟林禹州讨论了一会儿朝政,看到刘协身边的小黄门过来,就携手离开了。
小黄门站在门口朝离开的郭嘉和荀彧行了个揖礼,直到两人走上回廊,才转身走进内书房。他跪地行礼道:“拜见将军。”
“起来吧。”林禹州抬了抬下巴,“陛下让你来的?”
小黄门点头,“将军,陛下请您去御书房。”
林禹州将桌案上的奏折垒起来放好,起身道:“走吧。”
御书房本来是开辟出来给刘协上课学习的,后来他有了伴读,林禹州又把御书房两边的庑殿扩建进来,给他们建了活动室,休息室,以及小书房。
林禹州跟着小黄门来到小书房,进去时,看见刘协正在拨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