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储备量大的惊人。

虽然断隔了二十五年,但是二十五年前的世界各地文学作品,芥川几乎都看过几遍,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

能够登上国文课本的文章,自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极少会出现现代的新文章,如果有,那必然是出色至极的杰作,能够跨越时间历史凌驾于顶点。

芥川的作品属于后者,而今天他要讲的《竹取物语》则是前者。

“不见之缘,悲泪满衣襟,不死灵药又何用……这是辉夜姬随天人离开之后,皇帝所吟唱的歌曲……”

仅仅是看一眼标题,明白今天上课的范畴之后,芥川便拿起粉笔,轻松的将文章的重点列了出来。

比起遵守考纲死板释义的初中老师,并非正规教师的文豪芥川龙之介似乎更加随心所欲一些,他并不在意考纲,而是仅仅将文学感悟倾诉出来,同样的故事,芥川会加以自身的理解与感悟,衍生讲授作品年代、以及相关类似风格文学的额外内容以及日本古代文化特点——除了部分古语需要在黑板进行简单释义,帮助学生理解。

除了文章的感悟之外,故事结构的艺术性也是芥川在讲解文章是最偏爱的一点。

他甚至不需要看书就能够将文章内容一字不漏的复述出来,然后随机点名询问学生的感悟,“文学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独立的,你仅仅只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足够了。”

绝对不会直白否定,也绝对不会批评。

如果有想法相撞的观点,他也只是会思考之后,理性的分析对方理解的角度,如果发现知识性误区或者是时代背景误区之后,会进行解释,然后再度从误区的角度衍生出新的故事。

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解不同,芥川也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

他只会安静的看着对方说道:

“请说服在下。”

“文学与理解,本来是就看谁能够说服谁、谁更能够触动谁罢了。”

只要站得住理由,那么理解角度造成的差异是可以被他接受的。

学识丰厚的青年与其说是在上课,到不如是一场引人入胜的文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