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到了清朝皇子的身上,简直倒霉透了。
当然,想到公主格格们都要去抚蒙,那简直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正小声说话呢,甩鞭的声音响起了。
这个“甩鞭”是古代宫廷举行这种朝会的时候一个礼仪环节,古人称之为“鸣鞭”或者“响鞭”,也叫“净鞭”,因为甩完鞭子之后,就是要安静了,皇帝的圣驾到了。
文武分两班入朝,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
入内后,先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候鸣鞭,各以次过桥,诣奉天门丹墀,文为左班(东班),武为右班(西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候,称为“起居”。
奏乐响起,皇帝御门,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皇帝就坐之后,执伞、扇力士移到金水桥南夹立,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遇风劲时也撤去。
不然那么大的黄盖伞,谁扛得住啊?
这个时候的确需要文武百官跪拜,且山唿万岁万岁万万岁。
庄严肃穆,异口同声。
小十四却在这个时候,抬起了头,看了看他皇阿玛,以及四周的景致,这个**最后一个皇朝,又是异族统治,他皇阿玛真不容易啊。
康熙正想叫人起来呢,结果就看到他十四儿子在那里东张西望,一脸好奇的小表情,这会儿跪拜的时候,当然是儿子们在前头了,但是一会儿议事的时候,小的儿子们会被领去旁边,毕竟,这年头他说话的声音再大,也就三五十个人能听见,谁上来汇报事情的时候,总不能他听不清楚,也不可能让大臣扯着脖子嗷嗷叫啊。
小十四正看新鲜呢,就跟他皇阿玛来了个对眼儿!
康熙要是有胡子,早就气的吹起来了!
小十四赶紧低头,以额头触地,嗯,干清宫这广场上的地面,挺干净的啊!
“起!”
大家都站了起来。
然后大家就都开始上奏了,四阿哥领着小十四跟小十三去了旁边背风的地方站好,跟一群也不太大的少年站在一起,四阿哥叮嘱他们:“不许乱跑!”
然后就回去了。
倒是他们一群人,大眼瞪小眼半天,最后也不敢随便开口,因为要保持安静。
前头那位大人说得好像是什么恭维的话,什么海晏河清的,静享太平之类的。
后头有人又上奏了,一个好像是什么案子,案犯供认不讳,判个秋后问斩了。
声音隐隐约约,让人听不太清楚,随着风传过来的那几句模煳的话,更让人浮想联翩。
小十四看了看周围一群半大孩子,他们倒是想参与朝政呢,第一太小了,根本没有发言权;第二就是离皇帝那么远,离那些大臣们也足够远了,根本啥都听不清楚,别说参与了,就是听,都听不清楚。
搞什么啊?
御门听政,御门听政,听都听不见,屁个政啊?
就看到一群人的后背,长长的辫子,让小十四很有一种冲动,拿剪刀都给铰下来。
估计能卖不少钱。
不过御门听政就俩小时,毕竟大家都起了个大早,但是因为一些关系,赶了个晚集。
小十四是在紫禁城里头住着的,尚且觉得辛苦,这帮起早来等着的大臣可没有他那么好命,还能在干清宫东暖阁里头睡个好觉。
所以大家精力有限,皇帝也扛不住啊!
五点开始,七点就结束了,然后各回各家,散朝!
小十四是迫不及待的就要跑掉啊,但是被他皇阿玛叫了过去,叫俩小的还不算,还有大阿哥太子他们一起,到了干清宫里请安之后,喝茶,吃点心,然后才留下太子跟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与五阿哥,叫七阿哥带人去尚书房,这就直接上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