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得想办法解放劳动力。
多搞些劳动工具可以省力!
用三轮车运粮可以省力,不过这方面的经过当地府衙管控。
最重要就是修路!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可以减少许多劳动力损耗,同时也是壮大殷商的一个不可或缺因素。
先将路修平整,待将来有条件了,还可以幻想水泥路!
但是……修路貌似有些叫不动人了?
子升无奈趴下,脑袋贴住了冰凉的桌面。
民间。
当年以工代赈恍若一场梦,无数人为了一日三斤粮卖力。而那三斤粮的确如久旱逢甘霖,不知救活了多少人的命。
三年过去了,曾经面黄肌瘦的农夫如今面色红润,身强体壮。
他们虽时不时回忆着当年那碗粥的味道,可如今若是再让他们以工换粮他们可是不愿意了。
他们每年能收数千斤粮食,也没必要再去吃那个苦了。
当然他们也不会回踩,他们依旧感激当年摄政王所做所为。
现在他们吃喝不愁,整日只需要顾好他们田里的地,其它的不需要再去管。
他们的现状也恰是子升最苦恼的,他想要继续建设下去就需要人力,但是人们已经“没了世俗的欲望”,子升也不是喜欢强迫人之人。
子升思考了两个时辰,脑海中渐渐浮现了思路,他的双眼弯成了月牙。
一月后,殷商有三分之一的城池开设了“殷商医馆”。
医者每个月来医馆一次,一次呆一旬。医者不在时,医馆主要售些常见的药,如擦伤,头疼脑热等……
医馆价格相对便宜,最重要的是它有殷商做依靠,人们总体放心。
只是医馆不收粮食,它只收“钱”。
而这钱必须由朝歌那边传出,其余一律不作数。
至于如何来钱?
一是可以用粮食换。
三是府衙今日招修路之人,每日报酬两枚钱。
此消息一出,一些闲在家的人忍不住了。
谁还不会生病?谁家又还没有个老父老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去做工,将来也是个保障。
同时,不仅仅是修路,一些城池也开了家小饭馆,专门卖些稀罕菜。
要吃可以!得要“钱”!
别看只是一盘菜,来往行人闻着这股味儿,口水怎么也止不住。
不就是钱吗?
行!我去做一天工,就为尝尝你这菜是什么味道!
当然,尝了一次就有第三次了……
第113章 来到封神的第1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