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三走了出去拉住了屋门,他紧了紧外衣,腹上坚实的肌肉无意露了出来。
他身上的肉都是这三四年长的,自新王登基后,田间的粮食越来越多,他及他的家人从以前的食不果腹到现在餐餐吃饱还能有剩余。
以前他家米缸一年四季都是空的,最饿那会儿米缸都被水涮了好几遍,可如今他家的米缸非但被填满了,甚至还买了几个新的大米缸!
今年他们家运气很好,收到了朝廷分发的新粮种。不需要农作那会儿,他听说朝廷招募壮汉,一想到摄政王对他们做了这么多事,他心想即便不给工钱他也要去帮忙。
起初还没有货币,那会儿他干活便极为用功,招募壮汉的官爷都认识他了。
果然,他相信摄政王,摄政王也不会亏待他。
事后旁人挤破头都想挤进来,而他一到场,官爷就直接给他算了一个人头。
到现在他家已经攒了三把农具,其余人最多只有两把,他们家可谓是全村人羡慕。
他老父老母也因为这两年粮食充裕身上的肉也多了起来,原本几年前看起来精神枯竭,这两年却越来越精神矍铄,也不需要儿女继续服侍,甚至还可以下地种田。
他老父老母是闲不住的人,他家田地在他老父老母的时常翻种下长势越来越好,加上新粮种本来种出粮食就多,怕这一波收获下来,他家最起码两三年不用愁粮食了。
男子往手中哈了口气,满怀希望地往煤矿走去。
在殷商三分之二的城池中,忽然有一天,积压在他们头顶的阴霾不见了。
一直以来,平民活得像官员的奴隶,贵族杀害平民的性命,平民早已麻木。
直到有一天,大街一片慌张,贵族们带着家奴坐上马车逃窜。人们惊愕了片刻后,又变得茫然。
城中有没有官员似乎都一样,日子依旧不知道该怎么过。他们有不少人逃到了西岐,西岐因为殷商贵族的肆虐而人数大涨。
就在他们失去了目标时,殷商军队忽然包围了城池,一长相文弱的人从军队中走了出来道:“城中凡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站出来!”
众人左张右望,内心忐忑,他们不知这是幅还是祸。
文弱之人给了城中百姓半日时间,并命他们下午到衙门汇合。
城中人目光闪烁,却有人放下了挑土的担子。即便他们满身灰尘,他们的腰却挺直了许多。
傍晚,零零散散有十人来到了衙门门口,文弱之人将他们打量了一遍,并令他们说出自己的姓名经历,最后又给了他们一人十斤米令他们回去等消息。
第一关是考胆量与见识,能站在衙门门口的人,基本上有勇有谋,而这两点也是文弱之人所找人的必备条件。
第二关,则是核查身份与品行。文弱之人命人去调查这几人身家是否清白,性格是否暴虐等,又让人扮作寻常百姓在他们面前演上几道,看看他们所做之事是否符合他的要求。
此关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因为条件艰苦,尽管文弱之人已将自己的接受范围放大,却还是有一半人被刷下。
待到第三关时,文弱之人命人将剩余几人召集起来考验他们的才学能力,考试占了他们最终评判成绩的七成,剩余三成则是民意。
待最终结果出来后,这座城有了新城主,新师爷……
城中人这才明白文弱男子所做一切是为何,有些人恨自己当时没有胆子上去,但这一切都已成了定局。
文弱之人并没有让他们立即上任,他从早到晚教授这些新官员一个月。待这些新官员明白了为官者的一切后,文弱男子又让他们先上任一月,他则在一旁监督,确认无误后他才离开。
临走之时他道:“商王将数座城归为一人统管,选官之事也由这一人操办。只是官选好以后,此人得离开去管另一人的地。这是商王为防止有人结党营私所出之策,这些人的管辖之地不能与对方互换,最终成果必须得绕成一个圈,否则也容易结党营私。所以你们能算是我的学生,并不是我的下属,几日后自会有人来接管你们。”
他又侧过身看向几人,“我走后望你们莫忘初心,这官位也不是一直能做下去。每三年朝廷会派人来考核一次,无论是民怨过大或者无作为都会被撤职,严重者甚至会被处死!望你们谨慎行事,爱护百姓。”
几人俯身拱手,“下官此生牢记大人今日所言。”
文弱之人骑上马迎着夕阳离去。
此城如此,殷商千百座城池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