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未来日记》、《寒蝉鸣泣之时》那样的带有悬疑元素的动画,这么做倒也没什么不妥的,但《末日三问》并不带悬疑元素,而是一个有一点点悲伤,能带给人感动的异世界动画。
这样的动画,并不适合一上来就把悲剧的事实展现出来,甚至,这就是一个大忌,容易把人劝退。
另一个世界,这部动画毕竟是由轻小说改编的,动画开播的时候,至少原著粉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
现在,没有原作轻小说,既然如此,根本没必要一开始就让人知道这是一个悲剧。
动画宣传的时候,也是以“治愈”作为宣传的,让人知道这是悲剧的话,就跟“治愈”这么一个标签不太搭了,甚至会让人觉得这根本就不是治愈动画,而是致郁动画,会让人觉得发行方在做欺诈式宣传。
至于第一话末尾的彩蛋,那倒不是什么问题,人类灭绝,家人都没了,男主却活了下来,乍一看这是很致郁、很悲伤的,可毕竟是过去的事情,观众也没有从男主跟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开始看起,就算男主的家人都没了,观众也不怎么能感同身受。
甚至,男主有着不好的过去,这样更符合治愈动画的设定,因为这样女主的存在才更有意义,才能治愈男主,从而达到治愈观众的效果。
不管最后这部动画是不是治愈的,至少要让观众以为这是治愈动画,毕竟大多数的观众都会期待一部治愈动画,而期待致郁动画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可以说少之又少。
就算高木诚的动画,大家期待的也不是动画有多致郁,而是因为高木诚的动画非常好看。
《末日三问》,大家又不知道这部动画跟高木诚有关,自然不会因为这部动画好不好看这一点产生期待,而如果还没产生这方面的期待,就告诉大家这是一部致郁动画,那多半要完。
这个改动,当然是高木诚定下来的,不过不是在制作阶段定下来的,而是在企划阶段就定下来了。
第一话播完,第二天早上,高木诚就去了白鸽那边,跟川野明乃讨论《末日三问》的宣传事宜。
简单地说,就是要把《scarboroughfair》这首歌的热度炒上去,用这首歌的热度来带动动画的热度。
不过这个宣传方案开播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了,现在要商量的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或者说更具体的做法,比如将相关的片段剪出来,作为广告,在固定的某个地方投放,以此来达到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