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烽火连城五胡乱

李娴捏着信,沉默良久。

她了解写信之人,若无必须要见面的大事,绝对不会提出如此要求。

可是眼下不是时候,即便事情再大也必须要等下去。

一转眼,又过去一个月,算算日子,秋收之战应该打响了。

自从和李娴开诚布公的谈完之后,林挽月的心情平静了许多,李娴派来四个生面孔昼夜不停的守着她,在府内畅通无阻,但是别想踏出长公主府一步。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李娴每日无论多忙,一日三餐定要与林飞星一同用膳,有时候还会手谈一局,在无人的湖心亭里,李娴会一边下棋一边与林飞行说些北境的事情,当然也会认真的听取林飞星的意见。

日子看上去还是从前的样子,但林挽月知道有些东西早已不同。

经历过这些事情以后,林挽月发现自己改变了不少,林挽月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和李娴到底是什么关系,不过对于这份执念了四年之久的感情,林挽月突然觉得她似乎不再像从前那么迫切了。

那种想要得到回应和拥有的浓烈情绪,似乎不知不觉中被冲淡。

夜深人静时,林挽月也曾经问过自己,是不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真正的了解李娴之后自己不爱了?

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林挽月很清楚:她对李娴的这份感情早就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想要剥离是不可能的了。

只是此刻的林挽月不再局限于眼前,她开始设想更遥远的未来,开始如李娴一样,把更“重要”的事情摆在眼前,开始接纳除了北境军事之外的其他事情。

她学会了顺其自然,学会了暂时求不得的东西就先藏在心底,比如对李娴的这份情愫。

有了如此转变之后,林挽月发现自己颇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成长,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缓慢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林挽月看李娴的目光不再如从前那般炙热,李娴对她的态度也转变了不少,两个人在一起更像君子之交。

“消失”了一个月之久的小慈终于回到了长公主府。

听说在小慈回府的前几日,宫里淹死了一个名叫阿烟的宫女,这宫女原先在楚王的母妃文贵妃宫中做事,文贵妃死于册后大典前夕,宫中之人尽数遣散,这阿烟又被内廷司指派到了湘王的青芜殿,湘王出京没有把她带走,内廷司又将阿烟派给了新后。前阵子不小心掉到井里淹死了,不过小小的一个宫女,没有人会去调查,也没有人会在意,只是成了一些宫婢太监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私下里说:阿烟被捞上来的时候,身子是硬的,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至于消息究竟是真是假,终成了一个谜,随着阿烟一起腐烂在乱葬岗中。

《离国通年纪》记载:元鼎三十一年·九月

由匈奴冒顿部为首,联合稽粥,当户、焉支、头曼,五大匈奴部落,以及数百附庸的小部落,数日内集结成数十万大军,重军直压离国边境。

至此,离国与匈奴终于撕开了由两代大将军王父子维持了数十年的“和平”,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这场动乱,史称“五胡乱法”。

至九月开始,北境几乎每日都有战事,战火蔓延,双方互有胜负。

军报呈交朝廷,帝置于廷议。

后采纳太子李珠及右丞相的联合建议,着边境百姓举家后撤百里。

李钊想了想还特意写了一份密诏给雍王李玔:待百姓平安撤走后,北境大军依阳关城之利,以据守为主,出战为辅;静待寒冬,以天时挫匈奴之猛势。

消息一出,震惊天下。

离国北境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世代生活的土地和薄田都要放弃,他们舍不得呀!没了土地以后叫他们怎么过日子?可是皇命难违,即便再怎么不舍,也要离开。

由于各地州府的积极配合,再加上军队的掩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境的百姓大多都迁到了新家,开始新的生活。

而北境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元鼎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