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世尧:……
他摆摆手把大夫们轰走了,独个站在窗前拧眉沉思。
“两个月……应该足够了。这皇帝又不是非要他们姬氏的人来当……”
此时距赵平都暴死已过去大半个月,姬元煦想尽办法仍不能叫姬昊松口,放赵珩回陇西。
赵平都的遗体就留在驿馆中,虽未开始腐烂,但迟迟不能入土也不是办法。赵珩的脸色一日比一日阴沉。
“堂兄,不如尽早传信给阿琮,让他领兵至水泉城接应。国都这边我来安排,定把几位送出城去,过了碧水关,父皇也不能拿你们如何了。”
李玄度一边摆弄手里的卜骨一边道:“违逆圣意,你就不怕被扣上谋反的帽子?”
沉默半响,姬元煦忽然抬头直视李玄度:“父皇近来愈发不好了,而我,是大周太子。”
这话说出口,仿佛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皇帝身体每况愈下,这几日已无法临朝。周太医虽未直言但也松了口,亲近大臣心中已然有数。一旦皇帝身体不测,则太子承继大统,顺理成章。
虽然他并未有谋害之心,但生出这样的想法已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
“……但父皇所作所为是错的,既然错了,就要拨乱反正。元曜曾对我说,我之所以瞻前顾后,是因为我局限于大周皇子的身份。可若跳出这个立场,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纵观天下局势,眼界也自然会开阔。为天下先,我不能让父皇一错再错。然而身为人子、人臣,我忤逆在先,待安稳之后也自会请罪。这些先不提,眼前之事却是刻不容缓。”
李玄度放下卜骨,重新审视姬元煦。赵珩也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虽然他大体上是满意这个妹夫的,但姬元煦继承了姬昊的优柔寡断,做事顾虑太多,犹犹豫豫,便总会裹足不前。云游这几年他倒是长进不少,芳唯嫁入东宫,他也能护她周全。今日又说出这番话,在赵珩看来已是莫大安慰了。
毕竟元煦和元曜不同,他是姬昊亲手带大的。姬昊在教育子女这方面总算还靠点谱,选了宋镜敛做元煦的老师,好歹没把儿子养歪。不管朝堂上如何算计,至少姬昊待元煦还是有两分真情的。
“此事无需你出手。”赵珩道:“阿琮乃边关将领,无诏私自调拨兵马是重罪,一旦阿琮入水泉城,少不得落个叛乱的罪名。你尚有妻有子,又是大周太子,在承继大统之前不容行差踏错。”
“可岳父不能再等了,你和先生也不能再滞留国都城。刘氏突然偃旗息鼓,背后必有大动作。”
赵珩浓眉一拧,赵平都的死终究还是成了他心里不可磨灭的伤痕。他知道赵平都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替隐太子平反,让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活在世上。可惜他没能等到这一天。
拳头紧紧攥起,骨节泛着白。赵珩嘴角近乎绷成一条直线,目光生寒:“既然我爹的死,姬昊无法给出妥善的处置,我倒不介意让他看看赵氏的底蕴。碧水关无大将,姬昊赌不起。调阿琮至水泉城造势,只要倒逼姬昊从速裁决,国都的风浪便能尽快平息。”
“否则若这么僵持下去,别说国都那些反对变法的守旧派从中攫利,便是东州、燕北还有淮阳楚氏,也不会放过眼下时机,一旦四邻齐齐发兵,等待大周的只有被瓜分的命运。正如你适才所言,为天下先,背负一时的骂名又算得了什么。时间会沉淀一切。”
他看着姬元煦,道:“但这件事我会一力承担,事情还没到最糟糕的地步,你们先不要卷进来。宸儿是皇太孙,生来尊贵,我不希望他和我一样。”
李玄度的心微微抽痛一下,姬元煦也沉默了。
凝滞的气氛莫名让人心里发沉,急促的脚步声仿佛印证了心中不好的预感。
高良引着范清上了驿馆二楼。
范清眸光深沉,低声道:“适才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贤妃有孕了。”
姬元煦心头一惊:“何时的事儿?”
“据太医说已足三月。”
“三个月……”姬元煦回忆了一下,三个月前父皇的身体似乎还算硬朗。可是……
“孩子绝不是姬昊的。”不等姬元煦说出心中疑问,赵珩便笃定道:“姬昊身体破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入宫见他时便知他精血耗尽,有油尽灯枯之兆。以此推断,即便三个月前他表面看起来不错,也不过外强中干罢了。”
“难道贤妃祸乱宫闱!”姬元煦眼睛一瞪:“如此大胆,混淆皇室血脉!”
“这不是重点。”赵珩站起身向窗外望了一眼:“重点是贤妃这个时候有孕,获利的是谁。”
“刘氏。”范清道:“可这孩子仍在胎腹之中,尚未瓜熟蒂落。而陛下的两位皇子却已成年……”
想到什么似的,范清双眸陡然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