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巫(江甯) 江甯 2668 字 5个月前

白英理解赵琰的心思。

“可是人心自古如此,便是回了武威城,那里也少不了有风言风语。”

赵琰笑道:“武威城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若连武威城都回不去,那岂不是太失败了,放心吧。”

让大哥回武威城修养是赵琮提出的,赵家在武威城百姓心里的地位不一样,大家一起共患难过。可师姐说的也没错,人心易变。赵琰也不敢保证武威城的百姓听说了那些事会如何想。

但赵家发迹于此,爹在南平关至武威城一线经营多年,军中都是自己人,总比陇西要稳妥些。

……

赵珩全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他似乎没有意识,但又明确的知道自己还活着。他听不到一丝声音,也看不到一点光亮,但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呼吸,仿佛他已和黑暗融为一体。

但和以往陷入黑暗中的感觉完全不同,这个世界很安静,没有人的鬼叫声,没有刺鼻的血腥味,也没有老鸦盘旋头顶咕咕叫唤。像一口透气的棺材,鼻息间偶有冷冽的气息掠过。

他试图调动体内真气,却发现经脉之中空空如也。但随着他运功的动作,赵珩能明显感觉到周遭气流的变动。

还来不及细细思考,困倦铺天盖地的袭来,他又感觉不到外界的一切了,但在闭上眼的前一刻,似乎有一点玉色光芒坠入眼眸……

甄皇后以雷霆手段镇压了一场国都的叛乱。刘荣以及所率刘氏私军主力被赵琮剿灭在碧水关下,刘詹于国都孤立无援,以谋反之名被下狱,刘氏一干人等尽无幸免。同样参与谋反的甄氏一党也被甄皇后从速处决,国都城流了很多血。

姬昊在塌上躺了多日,眼睁睁看着刘氏甄氏覆灭,大周国力日渐衰微。他穷极一生都在争权夺利,可到头来却落了一场空。这些日子他日日都能看到元煦,看到他最器重的儿子满身是血的站在他面前,质问自己,为何不信他!

悔之晚矣。

这位大周的帝王不甘的闭上眼,死的潦草,身后事也也是草草了事,毫无帝王之尊荣。并非甄皇后有意为之,而是她此刻根本无暇他顾。

燕北景氏打过来了。

顾松亭和赵平都相继亡故,赵珩陷入昏迷,赵琰赵琮兄弟又陷入陇西内斗,大周已没有能抗衡景氏的将领了。

国都城才经叛乱,尚未恢复生机。甄皇后尽力调度,几场仗下来国库几乎被掏空。背后钟离氏蠢蠢欲动,轰天雷连破大周三城,所向披靡。

宋镜敛悲呼:“国都城保不住了!”

“但周天子还在!”甄皇后将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交给了宋镜敛,道:“本宫一介女流,能力实在有限,有愧于太子殿下和小赵都督,没能替他们守好国门。传国玉玺乃天授皇权的象征,还望宋大人将玉玺带至陇西交付天子,延续我大周国祚。”

“娘娘!老臣恳请娘娘一起走吧。”

甄皇后摇摇头:“钟离氏如野狗一般疯狂啃食大周边城,我若走了,军心必散,谁还能抵挡得住钟离氏呢?景氏的兵马就在碧水关外,听闻景清舟素有贤名,我愿同他谈判,只要不伤及百姓,便放他入关。我倒要瞧瞧,钟离氏的炮火能强硬到几时!”

宋镜敛老泪纵横,跪伏在地:“老臣必不负娘娘所托!光复山河,迎天子还朝!”

僵持数月之后,巍巍碧水关城门大开,景氏铁蹄终于如愿踏入大周的权力中心。

景清舟履行诺言,兵马过境,不扰百姓,不损良田。

甄皇后穿着隆重华服立于皇宫正殿前的白玉石台阶上,大周四百年,这座宫殿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周天子,是天下权力的顶峰。可回首再看不由惊觉,权力的更迭同样滋生了见不得光的肮脏。

脚下的白玉石看似纤尘不染,实则每一条缝隙中都填满了阴谋算计,积累到如今,终将因腐朽而倾颓。

她抬起头,最后望了一眼天际边的太阳,鲜血顺着唇角低落,落在白玉石上,如点点梅花绽开,红的刺目。

景清舟在台阶下站了很久,万千思绪化为一缕叹息:“世间好女子,如此气节着实令人钦佩。清远,传令下去,厚葬甄皇后。”

局势不容景清舟有太多的时间去感慨,钟离氏的炮火还在向前推进。哪怕他占了大周都城,依然无法安稳。

轰天雷就像一个无敌的巨兽,无情的摧毁着一切。钟离氏连下五城,终于停止了炮轰。

景清舟也在这时摸清了钟离氏的底细。

钟离氏豢养了一批能人异士,轰天雷就是这些人打造出来的,威力巨大。但同样也需耗费大量燃料。燃料难得,极其昂贵,所以供养轰天雷所耗军费也是不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