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了自然无所谓,可是低效率一般意味着大规模的生产力集中。
比如传统的炼钢产业,新的高炉建成后,所学的工人少了很多,要不是李元霸一直在招兵,招纳工人,还有安排娄烦新城的修建,那么可能第一次罢工就要出现在大隋了。
所以李元霸度过了初期的原始积累后,更别提修建铁路后,对沿线经济体的统一管理,更是注重保留很多低效率的产业。
而整个太原商业者联盟,则退居身后,主要做基础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也就是刚才伙计提到的钱装。
放贷已经成为钱庄很小的一部分了业务了,他们现在主要是进行军事、民生、商业,乃至政府贷款等投资行为。
简单的描述,就是他们已经从一家盈利为主的机构,变成了公益性的,以整个李元霸集团核心利益为最高目标的金融机构。
他们的投资行为,主要是集中在李元霸的军中。
特别是李炯祥到来之后,这个靠着六十万贯起家的世家子弟,在取得李元霸的信任后,首先抛出了自己第一项改革,就是战争风险的转嫁。
他直接把一些收益明显偏低,而且战败风险较大的战争,从随军商号的采购列表中拉走,由商业者联盟钱庄统一进行包销包购。
而那些风险低,收益大的战争,则根据太原铁路的经验,直接进行了证券化处理。
就算说,把这项原本属于太原本地商号的权利,直接打散了,变成了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分享利益的游戏。
这样改革的结果,就是,没人反对。
对,原本的既得利益者更开心了,因为他们虽然不能再控制随军商号的名额,但因为随军商号本身的一些要件他们都已经具备了,比如护卫规模,比如对物品的处理流程,还有他们与军队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现在放开了口子,可是能够进行随军商号的毕竟就那么些家,再多几个也无所谓。
但他们最开心的就是,他们凭借自己早发一步的优势,可以更多的买入自己看好的战争债券
要知道这玩意跟股票一样,是可以翻着跟头往上涨的!
很多散户,对,就是散户。这个名词还是李元霸一天偶然的机会给刘妮儿提起过的,然后就变成了大家嘴里的标准称呼。
这些散户一方面没有任何的消息判断的能力,又没有消息来源进行比对,他们只能依靠李元霸的战争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