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深入渗透

“贤侄,此诗以石灰为名,以石灰来誉人心,不知道是哪位大师所写?”一听到李纲这样的评价,于志宁也来了兴趣,一起来看,也是赞不绝口。

“此诗乃是以为年轻诗人为家父所作,另外这位诗人还有一首诗请先生品评。”

“贤侄请!”紧接着,夏商处中原,西周守关中;国土皆华夏,何有戎狄分这首诗写下之后,李炯祥知道了杨浩凉的用意,而且还在杨浩凉的暗示下看到了那几本书,心中也马上有了主意。

“好诗,大气,贤侄,不用在隐瞒什么了,这两首诗可是太子所做。”于志宁先开口问道:

“正是!”

“真是明主之才,文纪兄,你说自己有的卢之命,在下以为,并非是兄之命不好,而是他们皆不是明主之才。如今明主在世,你不去,为兄可要去了,有此明主不去辅佐,实在是人生大憾啊!”李炯祥也开口说道:

“文纪叔叔,有一句话小侄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贤侄请讲!”

“叔叔辅佐过前朝太子,因为前朝太子不听叔叔劝谏,落了个悲惨下场,叔叔到时落了个贤德名声,但也有一短,因为此事也证明了叔叔并非一个好的老师,那姜尚曾是周武王的师傅,张良也曾经为汉惠帝的少傅,难道叔叔就不想也向他们一样辅佐一个好太子,日后太子登基,成为一代傅相。”李纲被他们两说服了。

“二位贤侄口才了得,日后绝对不是池中之物啊!好!在下答应了,不过,还有一人希望二位贤侄推荐给太子。太子若得此人相助,也是多得一臂膀。”

“请问叔叔推荐何人?”李纲和于志宁异口同声的说道:

“太原王氏的大才子——王圭!”李渊在得到了李元霸的奏章后,立即下旨。

封了李纲为太子少师,于志宁为太子少傅,王圭为太子少保。

之后,李纲就带着于志宁、王圭一起来给李元霸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