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毛笔问题
李元霸这个“法表儒里”的理论,哪怕是孔颖达也都知道这个理论未必比当年的董仲舒提倡的独尊儒术更差。
董仲舒只是做到了独尊儒术,可是却没有能真正做到以儒家思想来统治天下。
可是李元霸这个主张以仁德思想来立法,然后作为统治万民的手段,这样可真的是进步了一个很大部分。
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底线之法”,那儒家可是真正的深入到了每一个人心里。
不但是文人心里,更是间接的深入到了每一个百姓心里。
孔颖达的孔家靠谁混饭吃,不就是靠着孔子后代混饭吃吗?
孔家的士族身份,其实都是虚的。
只要儒家没有倒闭,那他们孔家永远是这个世界的名流,衰败不到哪里去的。
李元霸提高儒家地位,提高儒家影响力,那对于孔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哪怕士族的利益因此受损,孔家也都无所谓。
因为孔家更看重儒家影响力,所谓士族和庶族之间的矛盾,对于他们影响不大。
“太子殿下今天所言,哪怕是让老夫也都茅塞顿开啊!如果太子殿下早生二十年,不,哪怕早生十年,老夫也都说不定会豁出脸皮来拜师了!”
孔颖达回答。
孔颖达这个是豁出老脸来给李元霸造势了,代表了孔家正式接受了李元霸的说法,以法表儒里作为思想,代表了孔家承认了李元霸的理论。
而孔家是孔子的后代,他们承认了李元霸的学术思想,那往往也就是意味着李元霸的思想正式被儒家核心所接受了。
这样以后李元霸可以获得一个“学术大家”的名头,对于他以后仕途肯定有无比重要的好处。
在这个古代学术和政治关系密切的情况下,这个是互相促进的。
学术搞好了可以去当官,当官往往也是要依靠学术思想来获得升迁和执政,甚至是用学术思想来抨击政敌进行斗争。
李元霸的“心学”思想,还有随之而来的“法表儒里”思想,那代表了孔家承认了他的研究成果,甚至接受成为了“正统”了。
“孔学士谬赞了,天下谁不知道孔学士乃是儒学大家,孔学士也多对我颇有启发,以后我还是希望您能够多多指教!”
李元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