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雨天麻烦

匈奴一破,北方的威胁也就解除了,西汉终于可以腾出手处理西陲之事,才有汉宣帝启用名将赵充国镇守西陲一事。

也正是从汉宣帝开始,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征服青藏的战争。

历史变迁,王朝更迭,我们祖先开拓这一片领土的努力始终没有放弃。

东汉的张焕、段炯就是在对西羌的战争中崛起,这两人是继赵充国之后对青藏高原作战取得巨大成功地名将。

起初,青藏高原的民族受古印度的影响比起接受中原文明更加深远,就连梁师都地文字都是以梵文为基础创制的,而不象契丹、女真文那般以汉字为基础。

在长达几百年的战争中,这里的土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有效的接受着中原文明,不断的汉化,印度文明的影响逐渐淡出。

正是我们祖先的不懈努力,为这片土地并入版图准备好了一切条件,忽必烈才顺理成章的把西藏统一了。

王忠嗣这话切中了要害,赵充国当年不过是初次开拓这片领土,在当地土著接受中原文明不深地情况下,即使占领,也不可能长久,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李元霸笑着打趣:“王兄,你的意思是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这里的百姓对中原文明很是向往,我们这次进军必然成功?”

“可以这么说!”

王忠嗣点头道:“这里的老百姓不仅对中原文明很是向往,他们中就有不少汉人。

他们是给掳掠来的,是奴隶,日子过得很艰辛,若是他们知道王师到了,肯定兴高采烈,夹道而迎王师。

只要我们约束三军,不过多杀掳,不侵扰百姓,大唐得梁师都必矣!”

到了唐朝,青藏高原对中原文明的接受程度已经相当高了。

只是这里山高路远,地势险要,中原要向这里进军很不容易。

再者,恰逢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若不是松赞干布在唐朝手里吃了亏,也不会向唐朝低头。

更不会有文成公主进藏了。

王忠嗣这见解非常独到,几百年的战争下来,中原文明在这里生根,所有地条件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一支大军到来。

大军要到来,就需要一种能摧毁所有险关的利器,火炮的横空出世,正好肩负起了这一重任。

这段时间,李元霸也在揣摩梁师都的局势。

听了王忠嗣这话,眼前豁然开朗,信心百倍的道:“无论如何。

我们都要通过积石山,把火炮运到多玛,运到逻些城下!不论梁师都拥有多少险关要隘,火炮都要叩开!”

王少华他们大是振奋,齐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无论如何,火炮一定按时赶到!”

“一定按时赶到!”

一众校尉、旅帅也是振奋异常。

王忠嗣相当于是给他们上了一堂历史课,他们知道先辈们地英雄事迹,热血如沸。

恨不得肋生双翼,飞过积石山。

查看一番,众人这才回营。

最让李元霸放心的是,他们要走的路线并不是深入积石山,而是在积石山的西北部,是积石山地余脉,道路虽险,还难不住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