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玛一战后,郭虔召集众将商议今后行止,所有的事情都商议过了,有了一致的认识,现在又有要事,王翰非常奇怪。
程晓天有些不满的道:“是张大人,他派人给大帅送来一封信,只说了一句话:此次进军宜缓不宜急!具体的原因他也没有说,说是要等他赶到细说。”
王翰很是不赞同这说法:“兵贵神速,当过几天兵的人都知道,兵临逻些城下,拿下逻些城,这仗就算打完了。
谁都明白这个理,何来宜缓不宜急之说?”
“王将军,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大帅说了,这是张说张大人的看法,谁也不能忽视。
是以才要你赶回去,到时一起听听张大人的高见!”
程晓天话里有些不屑。
张说是一代人杰,才智极高,精通政务,他的看法不要说郭虔,就是李渊、李元霸、平阳公主也不敢不重视。
接到他的书信后,郭虔只能等待了。
这倒是实情,既然张说另有看法,无论如何也是该听听,王翰不再多说,把军中事务一一交待。
其实,他这先锋没做多少时间,事务也很明了,只一会儿功夫就交待完了,带着亲卫,打马北返,去见郭虔。
郭虔的帅帐就在北方两百里处,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郭虔一见王翰的面,大是高兴,迎上来,拉着王翰的手,大笑道:“王将军,你这个借来的将军,可是大展身手了,一下子给大军建起三座浮桥,了不得呀!有了这三座浮桥。
大军要通过牦牛河一点难处也没有。
当初,我向监军借将,这一步是走对了!”
三座浮桥对于唐军有多重要,郭虔是太清楚了,这话说得极是真诚,不住在王翰手背上轻拍。
亲热得很。
末了,郭虔这才道:“王将军,把你行军地经过详细说说。”
王翰应一声,把经过说了。
听说王翰刚刚打了个大胜仗,以一万对两万,还把梁师都的禁军打得没了战力,郭虔更加高兴,请王翰坐了下来:“王将军,你打了胜仗,本该跟着疾进。
不过,张大人来信说是此次进军宜缓不宜急,我和监军、王忠嗣商量过了,不解他之意。
是以把你请回来,说说你的看法。”
一接到张说这书信,郭虔就犯迷糊,兵贵神速这是兵家的法则,张说却另有说法不说,还是与之截然相反,实是惊人之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