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徽钦二宗被掳走,所以称之为“北狩”。
明朝时候称之为“南狩”,清朝太平天国时候曾经议论过“东狩”盛京,慈禧和光绪更是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西狩”。
所以无不证明这个“狩”很多时候成为皇帝逃跑的代名词,只不过是以视察的名义而已。
不过,这种其实是掩耳盗铃罢了,你和平时候不去“视察”,人家打到了京城的时候你来“视察“,这个是绝对的掩耳盗铃了。
不过李渊听了这话,脸色果然黑了。
李渊比起别的皇帝却有一个优点,那也就是他是军人武将出身,作为一个战场上打了多年的将领出身的皇帝,心里面的热血和不屈是绝对很强的,他可不是那些偏向软弱的文人,他骨子里还是非常强大的。
所以他听到了这个建议自己“逃跑”,心里面非常不愉快的。
不过李渊现在也都知道自己不是过去那个将领了,有些时候当将领的时候,可以随便说话。
可是当了皇帝,却不适合直接什么话都说了。
目前虽然李渊对于这个“东狩”的提议非常生气,可是却不合适直接开骂。
身份不同,造成了建议不同。
作为武将可以抨击这种逃跑的做法,可是作为皇帝,已经从一个武将转变成为了政治家,反而不适合随便发表意见了。
李渊装模作样的问:“除了这个意见,还有谁有不同看法?”
李渊特意在“不同”这两个字上面增加了“重音”,显然是在告诉大家要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样显然是暗示大家应该说什么了。
作为皇帝要做的不是什么自己随便主动提出方案,一个英明的领袖哪怕自己早就有了主意,可是却不适合自己直接说出来,要让臣子提出意见,然后自己“赞同”,这样才是一个合适的领袖。
如果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乾纲独断”了,那这样臣子感觉自己没有获得尊重,自己不得到上司的重视。
并且,如果一个领袖经常主动不询问臣子也就说出了决定,这样不但容易偏听则暗,而且也都让臣子感觉不到“存在感”。
如果一个臣子在这里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感”,那他很可能也就会另外“跳槽”,或者是消极怠工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