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内忧外患,那天下永无宁日啊!所以我们长安不能够离开,长安是天下凝聚人心的地方。
所以,人心不能散,那长安就不能够丢。
如果长安丢了,那我大唐恐怕距离灭亡也都不远了!”
听到了李元霸这么不客气的说法,李渊并没有生气,因为他要的也就是这个结果。
李渊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李渊可是一个军事政治都精通的君主,自然看得到这里面的问题所在。
一个国家的首都乃是凝聚人心的地方,如果首都丢了那丢失的远不只是一个城池,更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一旦首都丢了,那对于一个政权的打击可是无比巨大的。
任何时代,任何人上到官员下到百姓,都是以首都作为共同的目标,都是把那颗心的凝聚力往那里集中。
地方以首都作为最高的凝聚力,而百姓和官员以中央朝廷作为凝聚力。
如果首都丢了,丢的不只是一个城市,那丢了的是天下万民的人心。
如果李渊选择逃跑,那哪怕带着臣子逃跑了,那一个逃跑随时在移动的“朝廷”能有多少凝聚力?
人心这个东西看起来比较虚妄,可是却是非常的重要。
而这个世界最终是由人心来组成的,政权也是靠着人心的凝聚力来组成的。
如果一个政权根本没有凝聚力,那解体是必然的。
国家机器,说到底并不是真正的“机器”,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物理”的连接,而是靠人人心的认同来组成这个“机器”的。
如果人心都不认同这个“机器”,这个机器解体成为必然。
长安一旦丢了,如果李渊跑了,那最后对于大唐的国家凝聚力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打击。
不管是战争还是国家,一旦没有了凝聚力,那是必然会失败的。
李渊擅长于骑兵突击,而骑兵突击的核心也就是把敌人的重要节点和重要将领给消灭,这样周围的士兵失去了“凝聚力”,那失败成为必然。
李渊非常清楚凝聚力的重要作用,自然不会做这种逃跑的蠢事。
“说得好,如果朕逃跑了,那我大唐不灭亡,那才是怪事了!这个天下,乃是朕的。
如若朕这个主人都跑了,那还能够有谁愿意来保护这个江山?
所以,谁敢再说逃跑,犹如此案!”
李渊怒道。
“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