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从导演的角度看的话,这一段的柔光处理绝对意味着幻觉,陆少爷自己骗自己才把记忆改写得很美好,只是一种镜头语言罢了。”

“楼上大可不必这样较真,戏园子里的舞台光还是柔光呢,导演这样大费周章只是想告诉你,《梨园春秋》的两个结局,你相信哪个就是哪个。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正是优秀作品的魅力吗?”

“无论是哪个结局都好好哭啊……”

“……”

《梨园春秋》播出以来,热度一路走高的不只是电影本身。

继《锦瑟》之后,许春秋再一次以一己之力掀起了一阵京剧热,而这一次不同的是,京剧这个元素不再仅仅停留在被当成一个抽象的“ip”用于经营造势,这一次它有了一个实打实的剧场。

喜欢《梨园春秋》的、喜欢许春秋的,还有因为《梨园春秋》和许春秋喜欢上京剧的,他们不再空对着电脑或者是手机的屏幕抒发着自己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叹惋之情,而是真真正正地置身传统的戏楼之中,坐在雅座上抬头看着三尺红台上的角儿们唱一曲。

千秋戏楼的人流量一时间激增,许春秋在《梨园春秋》杀青以后再一次回到戏楼,发现许许多多的细节已经不同往日了。

“杜老板,周五晚场的演出又是爆满,开票才不到半分钟就都抢空了。”

杜子规对着镜子看自己刚刚画好的眉毛,漂亮的眉形微微皱起来:“都说了多少回了,不要管我叫老板。”

“这座戏楼是许老板买的,你们管我叫老板算什么事?”

许春秋虽然买下了戏楼,可是她毕竟是个艺人,隔三差五就要进组拍戏,不可能时时刻刻管着戏楼,杜子规无形之间竟然隐隐约约地成了这座千秋戏楼的顶梁柱一样的存在,工作人员们遇到大事小事,有拿不准的都来问他。

他放下眉笔,捻了捻指尖上沾的颜色转过身来:“刚刚你说什么?”

工作人员这才说道:“是这样的,前台问1排1座可以不可以卖出去,有人愿意出一万块钱的高价听一场。”

杜子规毫不犹豫:“许老板早就说过了,千秋戏楼没有1排1座,原样告诉人家就是了。”

工作人员有些肉痛地道:“可是那不是以前……”

“没有什么可是的,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除非许老板点头。”

杜子规话说到一半,蓦地睁大了眼睛:“许老板?”

许春秋撩开布幔进了后台:“杜老板说得不错,千秋戏楼没有1排1座。”

杜子规被许春秋这么一句“杜老板”叫得脸上有点发烧,渐渐地竟然有些语无伦次。

“不是……我哪里算得上是什么老板……”

许春秋拍拍他的肩膀:“我也就是个甩手掌柜,偶尔回来唱个一次两次的,这戏园子几乎都是你在管,这有什么当不当得起的?”

她朝着戳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工作人员立刻微微鞠躬,响亮地喊了一声:“杜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