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千秋戏楼开张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细细瘦瘦的女孩子站在戏台子正中央,毫不犹豫地要求台下支持着她的粉丝们关闭灯牌,给予京剧应有的尊重。

数不清的画面如同蒙太奇镜头一般接连闪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突然很庆幸梨园行里有许春秋这么一号人物,她从不掩饰自己对京戏复兴的野心与抱负,可是实践的过程却始终清醒而克制。

她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京戏带到了所有人的眼前来,告诉他们它不是什么阳春白雪,更不会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京戏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同样也可以像它最兴盛的年代一样受人欢迎。

屏幕里的画面一转,有一个记者的画外音从镜头之外飘了进来:“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许春秋舒展眉眼表示悉听尊便。

“我想问问您对京剧的态度是什么?”

许春秋偏头想了想,斟酌着说道:“对于很多人来说,京剧可以是一种爱好。”

“当你顺心的时候、烦心的时候,或者只是闲暇得空的时候,可以坐在戏楼里听上一曲。”

她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把京剧当成自己的生活。”

“他们从七八岁入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累,他们以此为生,京剧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画外音再一次出现,记者反问道:“那您呢,对您而言,京剧是什么?”

许春秋微微一笑:“墓碑吧。”

“把京剧当成墓碑?”记者觉得有些毛骨悚然,忍不住继续追问了一句,“能说说具体是什么意思吗?”

“我希望,在我的生命走到尽头之前,可以把京剧当作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亮眼的一笔记录下来。”她的神色一变,眼神是认真的、凝重的,声音却很轻,“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死后的墓碑上也能披上戏服,如此一来便也死而无憾了。”

……

封徒生的导演工作室里,悬挂在墙壁上的屏幕正播放着许春秋的这段发言。

“封导,我们已经联系上江曼了,对方说档期已经给我们空出来了,随时可以准备进组……”年轻的助理匆匆忙忙地敲门进来。

封徒生却皱一皱眉:“不要她了。”

他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看,他已经熬了将近两天没有阖眼了,眼白上爬满了红血丝。

这个本子他是奔着得奖去的,上一部片子遗憾与威尼斯电影节擦肩而过,只得了两个提名,这一次他从剧本到选角都是亲自把关,预算定在五千万,几乎是把部身家都砸在上面了。

江曼是金龙影后,是与他相熟的聂导介绍来的,也是他目前看来最贴近剧本里曲惊鸿这个角色形象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