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一只通体碧绿的玉碗。

傅南寻眯起眼睛,微微探出头去往下看:“这根本就什么也看不见啊!”

陆修耐心地替他答疑解惑:“这件拍品压根就不是给二楼的宾客看的。”

“岫玉的,不值什么钱的。”他笃定地说,“第一件拍品只是让楼下雅座的客人们拍一拍玩玩的。”

“等到真正拍到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会有伙计把东西送上楼来,给包厢里的客人近距离地过目的。”

陆修话音刚落,便听那拍卖台上的女司仪扬声说道:“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件拍品将要花落谁家吧,起拍价一百,每一次加价不得少于五十。”

“竞价开始。”

谢朗留意到她在数额后面并没有加单位,忍不住问道:“五十什么啊,袁大头吗?”

“袁大头”是银洋中的一种,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也是民国时期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

陆修摇一摇头:“美金。”

“民国时候币值乱得很,很多拍卖场都喜欢用美金交易。”

交谈之间,台下叫出的价格已经轰然抬到了两百五十美金。

“两百五十块钱买一只岫玉碗……”陆修轻轻地“啧”了一声,不再对楼下雅座的拍卖状况过多地关注。

摇铃竞价是二楼包厢的特权,雅座上的客人密度太大了,任凭拍卖师的耳朵再怎么灵光,恐怕也分辨不出比邻而坐的两个人究竟是哪一位摇响的铃铛。

因此一楼的雅座是通过举牌的方式竞价的。

“三百。”

“三百五。”

“四百。”

拍卖师抑扬顿挫地抬高声音:“66号客人出价四百美金,还有没有再加价的?”

“四百五。”

“五百!”

“72号客人出价五百美金。”

“五百美金一次,五百美金两次,”女司仪抬腕落槌,木质的小槌敲在拍卖台上的小桌上,发出清脆的一声,“恭喜72号客人以五百美金的价格,成功竞得本场拍卖会的第一件拍品。”

陆修不动声色地朝着楼下看了一眼,那表情像是在看小孩子小打小闹地在小卖部争前恐后地买辣条似的。

杜子规和傅南寻像两个好奇宝宝一样并排趴在包厢的栏杆上,思绪跟着台下的叫价起起落落,谢朗也好奇地远远遥望着下面的动向。

陆修百无聊赖地拿过桌上的拍卖品名册再一次翻看着打发起了时间,许春秋站起身来,撩开帘子探头出来,向侍者要了一碟瓜子零嘴儿。

没过多久,侍者就端着一个托盘将她要的东西送了进来,来的时候还顺手给包厢里的茶壶添了些水。

小情侣两个人一人一杯碧螺春地对坐在包厢里,楼下的买卖几百美元几千美元地从人们眼前划过,两个人怡然自得地坐在楼上,“喀啦喀啦”地嗑起了瓜子。

“接下来将要请出来的是我们的第九件竞拍品。”

陆修低头在拍卖名册上瞄了一眼,拍一拍手上的瓜子皮,用桌面上侍者送上来的白巾子擦了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