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琅听罢,眯起眼道,“又有起义军啊……”
秦国这些年,几乎每年都有人起义,声势浩大的就会派人去镇压,小打小闹的就随他们闹了。
而这次的起义军被朝廷攻打,不仅没有被镇压,还有余力撤退,看来闹得很凶。
这就是信息网不广的坏处了,如果是以前,她何至于现在才知道这个消息。
她安抚着儒年道,“放心吧,项城是边城,山高路远不说,在他们看来还是个又穷又破的地方,不可能来的……不过这次起义看上去动静挺大,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起义么?”
儒年一边帮她捶肩,一边皱着眉道,“据说是东边发了水患,但朝廷拨下来的粮食却都是陈的,而且银子也寥寥无几,所以老百姓就起义了。”
谢琳琅皱起眉来,当初她去赈灾的时候,可没有人敢给她陈米,到底是户部的人看人下菜碟,还是下面的人剥削得太厉害?
这样想着,她勾了勾手指,儒年立刻弯腰过去,凑到了她的唇边。
“告诉柳先生,将手里所有的银子都拿去购买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儒年有些不解,“大人是担心有灾民过来没有粮食救济吗?不会吧,灾民遭灾后一般只会北上或者去一些更富裕的地方,不可能到这边远之城来的。”
谢琳琅摇摇头,“有备无患吧,你也说叛军过来了,虽然我觉得他们不至于跑这么远来找他们,但万一来了,将项城围死,城里的老百姓就完蛋了,总而言之,早做准备肯定没错。”
“是。”
儒年点点头,转身去了。
说真的,他没想到谢琳琅居然是一个这么细心谨慎的人,叛军只是有南下的意图,还不一定过来,就开始未雨绸缪。
而且这也说明她对项城的老百姓是真的很上心,那么多钱说花都花了,就为了买个安心,此等气魄,真非常人可及了。
另一边,秦珏已经到京城一个多月了。
大半年的时间,足以让世人忘记很多东西,也放松警惕。在他锲而不舍的寻查中,他还真找到了夏家的其他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