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 第五百零八章红楼潜龙在渊122 苏叶……

苏叶仔仔细细阐述了要求和期待,最后总结,“女子生活在世道不易,从出生到出嫁,几乎一步一个坎,朕身为女子,自然要提高女子地位。让她们有机会读书,外出工作养活自己,掌握话语权,获得和男子一样的权利。但那还不够,女子还面临生育这个大难题,伴随而来的是为了家庭子女必须做出的牺牲。这是天性,朕无法改变,只能在健康上面多为她们想一想。”

“有了女医,女子生病不用遮遮掩掩,可以直接找大夫,怀孕生产也会安全的多,这能挽救多少人性命!苏爱卿,你原就是大夫,想来更了解女子困境,希望你能尽心竭力,为女子的未来打造一个更健康安全的环境,更舒适的未来!”

论忽悠,苏叶是专业的,苏半夏听完,热泪盈眶,激动到声音哽咽,保证道,“臣必不负圣上所托,必竭尽全力建立好女子医疗体系。”

“太好了,”苏叶拍拍她肩膀,“钱财和部分医女已经准备后,任由你调用。”

不错,其实一直有医女的存在,只不过在太医院,医女是最底层,和药童差不多,她们没机会升迁,学不到更多医术,只了解个皮毛。

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太医给娘娘们诊治不方便时,代为观察,顺便传达。

不过她们好歹在太医院耳濡目染,对于药材还是认识的,苏半夏培养起来会更容易些。

且这些人回来做医女,本就是宫中宫女,生死都掌握在皇帝手里,还没什么机会出宫,苏叶给了她们向上的机会,要做到好,还能变成女官,自然一个个劲头十足。

至于钱财方面,苏叶把给医疗方面的资源全部给了苏半夏。

她要做的事,不仅关系女子健康,还有幼儿健康和小儿疾病治疗。

男人和老人原本就有大夫,可以直接让太医院出面,成立一个医学院,宫里的太医没事都去上课。

现在皇宫里人少了,本也用不上那么多太医,其实很多时候,这些人是免费帮京城权贵看病的。

所谓的免费当然不是他们不给银子,而是银子到了太医手里,并不会交给太医院。

太医院的花销是直接从国库拨款,也就是说,他们拿着朝廷的铁饭碗,经常干着私人的活。

明面上是皇帝对这些王公大臣的恩典,实际上众人早已习以为常,谁也不会多感激一份。

既然如此,不如就给他们弄一个医博士的名头,都去培养学生吧。

这个学生是许多人□□学,并不是徒弟,也用不上他们倾囊相授,加上苏叶要求他们编撰医学教学书籍,也算能青史留名了,自然没人不乐意。

因此太医院平日只有一半的人留守,剩下的都去太医学院,当然,这是轮值,并不是完全分开,只是在两处上班罢了。

皇宫这些太医,王公大臣自然不敢再请,本就剩下的不多,还一个个在全力想办法救治太上皇,虽然是做无用功,但这个态度得摆出来。

他们哪里敢和太上皇抢人,因此他们需要太医的时候,就去医学院请。

但课表是排满的,本就在太医院待几天,学院几天,因此在学院的那几天课很多,他们实在抽不出时间上门看诊。

最后没办法,医学院的负责人,也是太医院副院判,在征询苏叶同意后,在太医学院的大门一角开辟了新的院子,没有课的太医会在此坐诊。

王公大臣生病了,首先请外面的大夫,要是那些大夫看不好,才会送到这里。

如此一来,外面请太医的数量一下子降了八成,不再什么小病小痛都叫太医了。

但这也没减少太医们的工作量,一边要顾着宫里,一边上课,一边还得在门诊排班,可真是累死个人,虽然工资涨了两倍,甚至倍,但和以前的清闲相比,快累成狗了。

怎么办呢,太医们都在抱怨工作太多,精力不济,副院判没办法,只好再次来找苏叶。

苏叶很乐意给他们出主意,“你们可以招人,不过需要考试,通过了就给太医编制,另外你们不是会带徒弟,培养儿孙,身边还有药童之类的,让他们也考,考上了就能分担你们的工作。”

这个时代的弊病,都喜欢留一手,不到最后关头,不会把最好的手艺交给徒弟。

为的不仅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么简单,还有大多技艺都讲得高深莫测,需要时间去悟去理解,和后世那种把知识讲透了,嚼烂了灌输给你完全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师傅估计很难理解,后世老师绞尽脑汁就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学会。

他们讲了,学生不懂,那就是学生资质差,不适合这行,换个资质好的就行。

而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真正的资质好又能有多少?

因此他们收徒不多,学习全靠‘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此,他们的徒弟从跟在身边学开始,没有十几甚至二十年出不了师。

苏叶现在就是逼着他们,把以前高深莫测那套改掉,最好几年就培养出一批可以实践的医学生。

世上不缺聪明人,尤其这些混在太医院当差的人,智商情商都不差,只要真心想找人来分担自己沉重的工作,就一定能想方设法的让学医变得简单点。

有时候不是告诉他们怎么做更好,他们就会遵守,而是逼着他们不得不改变,自然会学着‘积极主动’了。

等到医学方面的部署也有条不紊展开,其他学科的考试逐一落下帷幕。

海岛培养的人才,经过这些考核,分之一进入官场,大部分安排去了专业对口的新部门,剩下一些则进入朝堂。

对于这些通过“奇淫巧技”考上来的人,官场众人充满了鄙夷,甚至连女官都不如。

他们处境艰难,一直坐冷板凳,无论想干什么,都处处受限。

甚至御史台天天上折子抨击他们,理由五花八门,就连看见上官不打招呼这种私下行为都出来了。

苏叶留中不发,冷眼旁观,只待时机来临,一举打破这种僵局。

这个机会很快出现,戚若这几个月攻打吐蕃,一路势如破竹,目前已兵临格桑城下,就差最后一步。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谁知松德赞普竟想出一妙招,请出活佛为其保驾护航。

吐蕃佛教盛行,分五大教派,光登记在册的僧侣就有四万七千多人,这还不包括在家修行的,以及信仰佛教没有剃度的。

可以说,在吐蕃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这也就意味着,吐蕃的政体和宗教密不可分,赞普通过佛教来治理吐蕃,而教宗也相应的制约赞普的权利。

这一任松德赞普不是个能干人,平庸之辈罢了,但他有一点让五大教宗满意,他虔诚信佛,从小习佛法,中年梯度出家,权利都下方给下面的人,自己一心一意念佛。

他的寿命也长,快七十岁了,依然健硕。

因为他放权,五大教宗有机会掌握更多权利,可权利就那么多,五个教派争,谁赢了能获得更多信徒,掌握更多资源和利益。

渐渐的,争夺逐渐频繁,从最开始的小有摩擦,变成五大教宗大乱斗,吐蕃一度陷入内乱当中。

此时,有一位活佛横空出世,他天生慧根,带有宿世智慧,被看作佛祖在凡界化身。

从会说话就开始念经,成年当日给信徒讲经,佛光普照,洗精伐髓,超脱世俗。

目前活佛已经四十有八,依然是刚成年时那副年轻俊逸的模样。

也就是说,从那天开始,他从未老去。

这人不是活佛,谁是?

因此五大教宗斗归斗,对于这位活佛都是认可且听从的。

只活佛是世外菩提,从不参与纷争,这次却莫名答应松德赞普的请求,实在有违以往行事风格。

活佛带着自己的信徒在格桑城墙下静坐,每日打坐念经,其寓意很明显,不让戚若军队进城。

有他的带动,五大教宗的僧侣都来了,不在册的和尚也来了,然后信徒也跑来了。

将近七万多人,就这么聚集在城墙前,直接把城墙拦了个彻底。

戚若没想到自己的剑所向披靡,却在这里遭遇硬骨头。

不是不能把这些人都杀光,只是真这么做了,吐蕃这块地盘还能不能安稳就不好说了,他的名声也彻底臭了,还会影响苏叶的统治。

毕竟和尚们什么都没做,更没有反抗,动手即被打为暴虐无道。

加上佛教在大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佛寺和道观同时存在,百姓中不知道多少人把两者混为一谈,都是心灵的寄托。

而活佛的名声,大楚的佛教寺院都是知道的,年年都有不少和尚去朝圣,要是他们知道,戚若对活佛动手,给宣传宣传,哦豁,真就遗臭万年了。

因此苏叶收到消息,立刻勒令戚若不要动,她这边会想办法。

什么办法呢,格桑城依山势而建,王宫位于山顶,往下是各种寺庙,再往下则是王公大臣,管理人员,底层百姓,层层叠叠,却也泾渭分明。

想要打入王宫,进入城门后,先过普通平民这关,然后才能一阶阶往上。

这是正常流程,按照这方法,其实现在不遇到这些大和尚,之后还是会遇见的。

僧侣们当然维护给他们更多权利的松德赞普,而不是苏叶这个外来人,还是集权制国家的君主。

现在只不过是提前罢了,活佛在保护那些平民,不希望流血牺牲。

那苏叶就成全他,之前就有传闻,活佛会在满四十九岁时功德圆满,坐化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