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知道,夏大郎读书读得好,松溪书院的先生都是常常称赞他的。将来夏大郎中举的机会很大。到时候,自己作为举人老爷的亲妹子,身份地位,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而戴家人的真实模样,她也算是见识过了。
戴家人人品一般,对她也算不上好,新婚还没几日,戴三郎就惦记着纳妾不说,惦记的还是跟她不对付的梨花!
要说这回这事儿,若不是因为戴三郎惦记梨花,爹爹也不会想出来这个计策,也不会害了娘亲,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金花忍不住有些咬牙切齿,归根结底,都是戴三郎的错!
相处虽然不足一个月,但金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戴家人除了有些田产,有些资财,真的没有多少好处。
再者说,戴家人把她关进柴房,饿了她好几天的事情,她可还没忘记呢!
经过这一回,戴三郎跟她,已经可以说是仇人了。能和离,是大哥顾忌着两家人的颜面,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只是,戴家人却死活不同意和离。
戴家人只愿意休妻。
若是接了休书,金花的嫁妆就拿不回来了。
再者说,这里面也不只是嫁妆的事儿。
休妻还是和离,还涉及到一个谁对谁错的问题——休妻,说明是金花的过错;而和离,说明是戴三郎或者戴家人的过错。
这一点,涉及到两家人的名声与颜面,双方自然都咬死了不松口。
只是戴家人却抓住了夏家人不想家丑外扬的心态,威胁说,金花生是戴家的人,死是戴家的鬼,想要和离,没门儿!
若是金花肯老老实实地回到戴家去,跟戴三郎过日子便罢了;
若是金花不肯回去,那么,要么她就接了休书,滚出戴家,嫁妆自然得留下;要么戴家就把这桩丑事宣扬出去,看看到时候谁更丢脸!
当然,他们绝对不会说道这里面还有戴三郎的错。而是会倒打一耙,把全部责任,都推到刘氏和金花两人身上。
夏家大房为此十分头疼。
他们是绝对不愿意金花跟戴三郎回去的。但他们也真的很怕戴家人把这事儿闹大了。这种事儿,万万不能摊开到桌面上,给外人看了热闹。
尤其是刘氏,听到戴家人的威胁,真的是又气又怕,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