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人都觉得葛三娘傻。
但葛三娘自己明白,丈夫十年都不回来,又同那个女人有了儿女,要是心里真觉得她重要,就不会如此了。
她有她的骄傲,她不愿去争执什么。
再说了,争了又有什么用?难道丈夫会抛弃那一儿一女和那个女人回来她身边?
就算真的会,她也不要了。
葛三娘的绣铺挺大,两开的门面,不但后头带一个大院子,楼上还有一层可以住人,又在市集去镇东的口子上,位置也好。
所以,卖出去,要价八十五两。
消息一传出来,有些想买的见葛三娘卖得急,也知道她的事,就想着能不能再观望观望,压压价什么的。
毕竟,八十五两,还是有些贵的。
但许三花一听说了,专门去看了这绣铺,满意的很,这么宽的地方,相当于就在镇上买了个宅子了,多方便啊。
可遇不可求,下手可要快。
八十五两,她不差这点。
所以,当下就让田家有去办了,将这个绣铺给买了下来。
铺子一到手,许三花就往对面娘家去了,只说铺子已经盘好了,可以开铺子,还可以住人,宽敞得很。
许大茂一听,就高兴得很,铺子盘到了好啊,那他年前就可以开起来了啊,趁着年底有些人家换家里的灯笼的,大有生意做做啊。
镇上他都寻摸完了,也就一家灯笼铺子,铺子还小,卖的灯笼也少,所以镇上要买灯笼的,一般都往淮安县去呢。
要是他做得也好,那大家就不用跑县城里了啊。
“这铺子在哪里?多少银子盘下来的?”
许三花想着她爹娘手里那些银子,恐怕也就拿的出来八九十两。
便道:“就在东街口,位置显眼,地段好,八十五两盘下的。”
许大茂一听八十五两,就有些打鼓了,他身上可就这些银子,全拿出来那就没有了啊。
要是生意不好……
生意不好也还有个铺子可以卖呢,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