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完结倒计时之二

淑妃 晓桥琉水 2187 字 5个月前

沈茉云转过头,看了宇文琦好一会儿,才道:“真的没有危险?你真的这么想去武陵关?”

宇文琦一听有戏,赶紧点头,“我是真的想去军中。至于危险,若儿子估算不错,儿子这回顶多只能以副将之职出征,做些琐事,莫将军才不会让我真的去冲锋陷阵呢!”

沈茉云踌躇了一下,道:“你让我想想,我先问问你父皇的意思,看他是何说法?”

宇文琦喜滋滋地笑开了,有母亲这一句话,他去武陵关一事,至少有五成把握了。

当天晚上,宇文熙就宿在了长乐宫,沈茉云把宇文琦的事对他一说,宇文熙看了她一眼,说道:“你同意了?”

沈茉云微微叹气,道:“我如何能同意?我恨不得他日日待在我面前,让我知晓他平平安安,哪舍得他跑去武陵关那个边关重地?”

这时代从军可不像现代,不说行军打仗时各种危险,就是途中染上疾病时疫什么的,也够你受的了。君不见,一代名将霍去病大战匈奴深入漠北封狼居胥,战功赫赫,结果没死在敌人的刀枪箭矢之下,却是败给了一个小小的疫病。

宇文琦的身体情况,从小就有目共睹,放他到边关,她怎么能放心?

“那你是不同意了?”宇文熙随手拿起一本书,坐下翻看起来,语气十分闲适。

等了一会儿,却没听到回答,宇文熙不觉心生怪异,抬起头朝沈茉云看过去,只见对方一脸纠结,神情苦恼,瞬间笑了:“不知如何回答?”

沈茉云苦恼地点了点头,说:“琦儿,可是男孩啊,若是女儿,我就不用头疼了!”难道要将人囚困在深闺中,养成大齐版的“贾宝玉”?如果是外出游历一下,她肯定不会反对,只是上战场……多少还是抵触。

想了想,她试探性地问道,“皇上,您也不想让琦儿去边关吧?那地儿苦寒,又险恶重重,我实在舍不得。”

宇文熙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你倒是心疼儿子。”

沈茉云一撇嘴:“那是我儿子,不心疼他我心疼谁!”

宇文熙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手中的书册中,声音中透着漫不经心:“这事儿,朕自有主张,你就不用操心了。放心,琦儿是朕的儿子,朕一样舍不得让他出事。”

沈茉云嘴角抽了抽,本来还不担心的,可让宇文熙这么一说,她想不担心都难。

就这样,不管沈茉云多不舍多担心,宇文熙还是下旨,让宇文琦以副将的身份加入莫北将军统帅的那支军队中,一是让儿子暂时远离京城,二嘛,他跟沈茉云是一样的想法,男孩子,总不好整天关在房中不让他往外闯吧。难得宇文琦肯去战场历练,若能以此磨去性格中的那些尖锐和棱角,对他将来只有好处。

圣旨下后没几天,宇文琦就混在一群出征将领中间,一同朝武陵关出发了。

随着幽州的援军开到武陵关,战场的形势瞬间就倒向了大齐这一边。毕竟除了兵力的相持外,还有一点同样是至关重要,那就是粮草。自从任镇远将军平定了北蕃后,大齐休养生息了十来年,不管是甲货国力,还是粮草辎重,至少都能支援两边战线三四年。相反,西凉和月支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并无稳定的国力做为后盾,只能靠抢掠他国财物牛马来补充自家的需求。

这样一对比,大齐拖得起持久战,而敌方却没有这样的实力。

所以,援军刚刚踏进武陵关,西月盟军就开始进攻了。

武陵关战事,以前沈茉云只是在宇文熙提及时才会问上一两句,如今儿子上了前线,每次宇文熙过来长乐宫时,她都要问起。幸好宇文瑞已经入朝议事,于政事接触得更多,时不时就会与沈茉云说道一二,这让她宽了不少心。

就连宝儿也多次劝慰她:“阿娘,阿琦不会有事的,谁敢让他打头阵啊。最多就是在中军主力或者后军掩护,没事的,您别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