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如何看不明白庄老夫人心里的盘算,却只假装不知,又故做无意的向庄老夫人问了几句长歌与孟家的事,庄老夫人一一回了后,太后就让她下去了。
庄老夫人走后,太后拿着状纸细细思索着,眸光久久停留在长歌是孟家长女一事上。
良嬷嬷见太后一直盯着状纸不语,不由好奇道:“太后何必要理庄家的事?此事全是庄老夫人自个猜断,无凭无据的,皇上只怕不会理会……”
太后收好状纸笑道:“替庄家主持公道是次,最主要的是哀家要通过这份状纸让皇上看清事实。”
见良嬷嬷一脸不解的样子,太后又道:“庄老夫人虽然没有长氏陷害庄氏的实据,但有一点她说对了,太子那晚出现在疯人院火场,单凭这一点太子与长氏都脱不了嫌疑。”
“再者,长氏真正身世一事,也应该让皇上知道了——她嫁入皇家这么多年,在太子身边这么久,娘家就在京城,竟一直瞒着。这个往大了说,可是欺君的大罪啊……”
良嬷嬷反应过来,笑道:“太后英明,如此一来,长氏只怕再难翻身了!”
太后得意笑道:“但此事我只会给皇上提个醒,毕竟前两日才刚刚处置了长氏。若是此时又纠着她不放,皇上只怕会为难不愉,也会觉得哀家大题小做与长氏过不去,没得辱没了我自己的名声。而当务之急,咱们是要盯紧端王府与杨家,让书瑶安安稳稳的嫁进端王府才是正经!”
良嬷嬷涎笑道:“是嘞。这眼看端王就要大婚了,这才是顶顶紧要的。”
太后想到上次杨书瑶来宫里哭诉端王当着长歌的面训斥她的事,不由担心道:“你抽空出宫一趟,去转告书瑶一声,就说不过十日她就要嫁给端王了,这已是铁板钉钉之事,让她稍安勿躁,不要尽做些惹端王气恼的蠢事。”
良嬷嬷应下,当即出宫传话去了……
午膳时间,魏帝来到慈宁宫陪太后用膳,太后果然将庄老夫人的状纸递给了魏帝,故做气恼的笑道:“如今真是什么事都要找进宫里来——前太师庄学儒家的遗孀庄老夫人一早到哀家面前哭诉,说是她家嫡女突然在夫家失踪不见,后又说她女儿被夫家关进了疯人院,可疯人院着火后又失去了踪迹,求着哀家给她找女儿呢。诶,哀家天天呆在宫里这四方天里,上哪去替她寻女儿啊。”
魏帝本只是随意扫了眼面前的状纸,并不在意,却在听到太后提到疯人院时,眸光一沉,蓦然想到了那晚太子魏千珩为了去疯人院救火,却是走到宫门前都不肯进宫觐见的事来,心里疑云顿时,不由放下手边的茶盏,将那状纸捡起来细细翻阅起来。
越看魏帝的脸色越难看。
正如太后所料,魏帝在看到状纸上所书长歌是孟家嫡长女时,握着状纸的手不由收紧。
魏帝多疑,而多疑之人往往最恨被人骗,这也是当年魏帝执意要让魏千珩将成亲不到一日的长歌休出王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