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途中,她虚心向洪飞讨教,又问朝廷人事、可能担任本次会试主考官的人有哪些,以及他们的脾气喜好等等。
洪飞见她谦逊好学,也乐意指点她。
经过交谈,洪飞发现梁心铭的才学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却并不自傲,洪飞大为赞赏,觉得她为人踏实,加上都是年轻人,一来二去的,就像朋友一样相处起来。
李惠娘极有眼色,每日亲自伺候茶饭,因周大人晕船,她变着法儿地做各种可口开胃的饮食孝敬。
这让周大人和洪飞都很满意,赞她贤惠。
等周大人晕船症状减轻后,也常出来,为梁心铭讲解历次科举见闻、评论文章和政事。
周大人道:“明年春闱,主考官不是礼部尚书崔大人,便是翰林学士李扬李大人。崔尚书喜爱老成持重的文风。新帝登基那年,朝廷开恩科,一举子名叫张望,诗文书法都好,在乡试中也是得了解元,人人都说他才高八斗,是能夺状元的。会试时,崔大人觉得他策论观点太过激进,评论认为:通篇文字激昂,确实振奋人心,然而,国家大事非同儿戏,不是凭书生意气就能解决的。若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与纸上谈兵的赵括有何不同?容易误国。因此,只给了个末流。若非爱惜他才华,希望他能改进,说不定名落孙山。”
梁心铭听了凛然,默默记在心头。
她没有问周大人,那篇文章是否真的纸上谈兵。
因为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大凡激进的观点,在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坚持推行的结果,谁也无法预料。
不论哪个朝代,革新永远是个敏感的话题。
革新,也未必就一定都正确。
她又问道:“李扬李大人呢?”
周大人道:“李大人便要宽容的多……”
这一路下来,梁心铭获益匪浅。
他们也谈到王亨,梁心铭知道了王亨更多事。
洪飞奇怪,王亨为何一直没赶上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