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有变

蜀臣 茶渐浓 1632 字 5个月前

伴着一滴油脂落在炭火上,“嗞拉”一声香味弥漫,让数月没有尝到羊肉的乞牙厝,忍不住阖目深深呼吸,口舌生津之际,还将满心鄙夷尽化作了赞叹。

只是他没有陶醉多久,便倏然睁眸,敏捷的起身,将手放在了腰侧的刀柄上。虽知道在军营之内,无人会对郑璞不利,但听闻到脚步声时也焕发本能。

“部曲督无需戒备,乃是我。”

来人发出声音,从黑暗中缓缓步近火堆,光影照亮了他的脸庞。

原来是徐质。

静坐另一侧横笛的郑璞,也惊醒了。

先是示意乞牙厝解除戒备,然后含笑对徐质招手,邀请入座,“夜已深,子重竟无眠,莫是知我在此炙肉乎?”

“呵呵~~~”

轻笑着拱手行了一礼,徐质才敛袍坐下,朗声说道,“乃是将军笛声悠扬,令我闻之而思乡闾亲眷,不由便步近前来倾听。不想竟扰了将军雅兴,惭愧!惭愧!”

“嗯”

略做鼻音,郑璞笑了笑,将地上的马奶酒囊递过去。

他知道徐质说的不是实情,也隐隐猜到其来的目的,但不想说破。

在萧关道一战后,徐质便对他恭敬有加。

那是因为张嶷没有领玄武军入别营前,每当魏军攻营寨,郑璞都会让乞牙厝将徐质缚在军帐内,而收获的感激与敬意。

将他缚了,是在护他性命与远在张掖郡的家眷周全。

比如一旦别营被魏军攻破,魏平见到被紧缚在军帐内的徐质,就不会认为他降了大汉。

甚至还会以为他被汉军俘虏后誓死不从,所以被郑璞绑在营内逼问军情。

是故,徐质感郑璞恩义,态度也从先前无奈而降转变为愿意倾力为大汉效力。此番前来,不出意外的话,应是为了请以大汉将率的身份随征参战。

对,汉军即将开拨。

已是春二月了,丞相诸葛亮决定再度对魏军用兵。

不过,于战略上,没有采取郑璞的建言。

在丞相数番集思广益时,与论的姜维所提建言,乃是聚陇右的兵力,以五万大军前往祖历县与魏大司马曹真一战。

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共识。

亦无可厚非,所有将士都对战事都抱着绝对的信心。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去岁暮秋,魏军以十数万大军汹汹而来,却寸功为建、寸土未夺,此乃勇气一衰;被丞相在野外正面对抗,大破之,乃是勇气二衰;如今围困祖历城池两月有余,却没有攻打城池,便是勇气三衰。

恰好此时,丞相已然领军归来休整了两月,士气正锐,彼逆魏自是难当。

且大战之时,困在祖历城内的魏延与关兴部,也能伺机从背后偷袭;连远在鹯阴塞的张苞部,在没有魏军困城塞之下,都可以别遣柳隐领着蜑獽军前来助战。

以士气与兵力而言,此战汉军几无败北的几率。

而若是战胜了,便是将魏军彻底按回关中,汉军可趁着大胜进军河西,一举收复整个凉州。

甚至,在此战击溃魏平与郭淮这两位魏凉州守将后,河西四郡与金城郡的豪右及羌胡部落皆对魏国失去信心,大汉可兵不血刃的传檄而定!